难忘最美奋斗时光

作者:公用信息添加编辑时间:2020-10-26 09:22浏览次数:

四年前的初秋时节,我转岗到离家70公里之外的山区乡镇政府机关任职,告别重病在床的父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在亲人的不舍中我奔赴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不知不觉中,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起这四年来在乡镇一线工作的岁月,个中的体味真可谓刻骨铭心。

 

  困难超出想象

 

  虽然事前对这次调整去乡镇工作没有思想准备,但以往在县委机关从事了十多年的政策研究工作,加上自己生在农家长在农村,我对新岗位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做了充分的估计,但到岗履职后,面对的工作压力还是超过了我当初的想象。我工作的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正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最关键阶段,镇村干部几乎全部都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加上我还兼任纪委书记,以往受多种条件影响,全镇范围内很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进展缓慢,大量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等。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35岁的我第一次面对工作有了退缩的想法,但想起以往的工作历程,我还是勉励自己不能被困难打倒。

 

  开局就是破局

 

  盘清了家底,理清了工作思路,我就和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了工作中。现在回想起来,万事开头难,只要熬过最开始的一个阶段,人就会很快适应新节奏。那段时间,我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工作,不管是机关即将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大家都毫无怨言地配合和支持我的工作,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大家一起帮忙出主意,生活上谁有了困难互相关心,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的力量,我所分管的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以往久拖不决的事项得到了平稳解决,很多以前只能想一想的工作也逐步实施起来,上级领导的评价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时刻被感动着

 

  我工作的这个乡镇号称“百里高荒”,山大人稀,全镇3万人中贫困人口就接近四分之一,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联村入户、下村走访几乎是每周的必修课,累了坐田埂、饿了啃干粮、摸黑走夜路也是工作常态,四年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全镇350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寸土地,许多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陡峭山崖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接触中我感受到了群众的朴实和善良,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无数次的震撼。有一次,我和机关的一名老同志爬上了一面陡峭山崖,崖上住着一位近90岁高龄的老奶奶,她见到我们格外高兴,说起如今的变化老人格外激动,连连竖起大拇指,用含混不清的话语称赞党的伟大,很少流泪的我听了老人纯朴的话语当时眼眶就湿润了。还有一次,我和几名同事晚上去一户贫困户家中动员易地搬迁,返回时已快凌晨一点,天正下着大雪,同行的一名年轻女干部从山上走下来时一脚踩空,在山坡上滚了五六米才停下来,站起来检查后幸好没有受伤,她拍拍身上的雪花没事一样又有说有笑地踏上归程。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基层有很多,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在一线久久为功的“拓荒牛”,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才能被啃下来。
  
  到了离开时节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充实的工作状态,正当我做好了参加脱贫攻坚工作最后的决战决胜之时,家中却传来噩耗:父亲病重亟需大手术,两个幼小的孩子也需要抚育照料。组织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考虑了我的实际困难,一纸调令让我回到了县城工作。带着遗憾和不舍的心情,我离开了工作和生活了四年的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虽然和城里相比它依然显得相对落后。

 

  如今,身处新的工作环境,我仍然难以忘怀在乡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始终践行初心使命,不虚浮、不慵懒、不气馁,继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