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

作者:赵生厚 朱杰 宋明亚编辑时间:2021-01-06 17:03浏览次数:

乡土教育资源发掘与运用
——以三门峡市陕州区为例
 
  近年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党校教育培训的力度、频度、覆盖度以及各级党委的重视程度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关注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校教育在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清廉担当的作风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党校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特别是地方兼职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与基层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培训教学与基层党员干部实际需要“两张皮”的现象,还存在部分教师缺乏基层历练(调研),不通群众语言,教学只讲理论不结合地方实际、只讲“外边大事”不讲“身边小事”,教学“浮在半空”,生动性不够、感染力不强,群众不能“喜闻乐见”,教学效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及其它相关文件要求的那样:不断创新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积极推进地方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地方党性教育资源,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打造地方党性教育品牌,形成多元化、常态化的党性教育机制,不断增强党校教育的针对性、鲜活性、实效性……确保党校教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导向,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切实抓好乡土教育资源的发挥和运用。
  一、充分认识发掘运用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
  乡土教育资源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源头活水,事关党员干部的兴趣和需要,事关党员教育培训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效果,必须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一)发掘和运用好乡土教育资源是确保党员教育进基层、接地气的迫切需要
  目前党校师资配备“两头大中间小”的问题十分突出,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较少,“老”教授和“小”讲师较多,老教师虽然工作经验、生活阅历比较丰富,但对电化教学、微媒体、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熟悉,不能熟练运用,影响教学效果;而年轻教师大多出大学校门进党校大门,没有经过基层历练,没有深入过群众生活,而现在由于党校招教门槛过高,招收教师外地人员较多,对当地实际情况不熟悉、“好人好事”不知晓、风土人情不了解、群众方言不会说,而县以下党员教育培训的对象又多为基层党员干部,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相对较难、较慢,单调的理论讲解、条文解读很难使他们入脑入心、灵活把握运用,有时甚至连“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都不能实现,为此,要使党员教育进基层、接地气,就必须全面加强乡土教育资源的发掘与运用,必须全面加强乡土教育师资的选拔与培养。 
  (二)发掘和运用好乡土教育资源是确保党员教育针对性和鲜活性的迫切需要
  不可否认,党员教育培训特别是送教下基层,相对来说是一种松散性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有较大的灵活性,基层一般也不会对授课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可能有个别教师以不变应万变,一本教案用一年,“一招鲜吃遍天”,不能根据重大时事、乡村重点工作、老百姓亟须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等适时调整讲授重点;而且一些老师讲课不重视基层调研、不重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作亮点和成效,不重视收集本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单纯依靠书本、依靠电脑、依靠搜索引擎备课,结果讲课时全是“外地和尚”念“遥远的经”,既不能引起当地群众的兴趣,更不能指导本地工作的实践,针对性不强,鲜活性不高,授课质量和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打造了三个现场教学点:一是张茅乡的姚崇故里纪念馆和高粱连翘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以姚崇“五朝为官、三朝为相,凭什么在风雨飘摇、政权更替频繁的政治漩涡中行稳致远”这一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展开交流讨论,通过参观实物图片和跟踪授课,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明白要做人有原则、做事有担当、为人要公道、处世求务实,人人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政治洗礼。二是店子小南川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我们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围绕革命先烈如何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围绕驻村干部如何在仅有的一个落满灰尘的纪念牌入手,大胆开拓,积极争取,使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冷到热,进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基地、造富一方的致富乐土,从而进行开阔视野、开拓创业等方面的现实教育。三是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西张村镇凡村村。我们主要通过实地参观来感知,同时邀请凡村党支部书记专题授课,让学员体悟文明振兴对于提高群众素质,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为确保现场教学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中,要切实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突出重点与推广普及相结合。在现场教学中,既要注意突出本地事例、本地典型、本地特色,同时不能“就事论事”“点到为止”,一定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整体,站在理论的高度和全局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突出现场教学的指导意义。二是实地参观和跟踪授课相结合。教学点的实物和图片可能会给学员带来感染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但往往不够系统、深刻,其后蕴含的寓意和精神也往往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趁热打铁”、深化提升,要围绕现场教学点提供的基本内容旁征博引,认真备齐备课,充分发掘,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见精神,以精神讲党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现场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要在进行现场教学的前后或同时,有目的、有针对地穿插各种活动,通过举办红色史料展览、红色影视展播、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故事宣讲、党史和新中国史知识大赛等,切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主题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凝聚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高质量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课题组成员:赵生厚 朱杰 宋明亚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