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基地的 探索与对策

作者:王满富 黄春红 刘韶华编辑时间:2021-01-06 17:06浏览次数:

我市打造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和遗存的,以红色精神、红色遗迹、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为主要形式,反映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的用于奋斗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所以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党性教育是我党应有的政治任务和独特的政治优势。我们要从传承红色文化当中找到“根”和“魂”,找到共产党的精神价值所在,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此来打动人、感染人、凝聚人,从而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当然,发展红色文化也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打造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基地的机遇和优势
      (一)领导重视为打造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基地提供政治保障
   中央领导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党员干部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尤其是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承。他多次到革命老区调研考察红色文化,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当选总书记以后的8年里,在不同地方先后接受过30多次红色基因教育,其红色足迹遍布了河北阜平和西柏坡、山东临沂、湖南湘西、福建古田、陕西延安和铜川、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宁夏西吉、山西吕梁、上海、浙江嘉兴、甘肃会宁等革命老区和河南大别山、北京香山等革命圣地。通过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地,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另外,国家各部委对红色文化基地建设也都出台了很多有利政策,极大促进了红色文化基地的建设。
  河南省委重视。河南省委提出要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整体规划,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行动,高质量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学线路,进一步擦亮河南红色文化品牌。通过努力,河南先后形成大别山、红旗渠、焦裕禄、愚公移山等几大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基地,在全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门峡市委重视。市委书记刘南昌在给全市党员干部上廉政课时也强调要重视历史学习,传承红色文化。《2020三门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建设三门峡大坝、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刘少奇旧居等红色文化基地,传承“红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三门峡市文旅部门提出要不断弘扬红色文化,围绕中流砥柱精神、红二十五军卢氏长征路线、渑池八路军兵站交通线、豫西抗日作战线、中原突围转战豫西线和陈谢大军挺近豫西线等“一核五线”红色资源,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载体、景点景区。
  …………………………
  (五)扩影响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首先,在电视广告等媒体中植入当地红色文化。围绕围绕文化资源,拍摄影视作品。全国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都是靠一个电视剧或者一部电影而蜚声海内外。我们可以探索制作红色文化基地的公益广告,在电视媒体中滚动播出;利用有声音阅读或红色记忆、红色讲坛等在交通广播平台播出;编订地方红色文化教材,让其进入学校;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重要文献解读为切入点,邀请党史、文物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宣讲,普及红色文化,讲好三门峡故事。
  其次,利用新媒体增强红色教育基地影响力。鼓励广大青年制作红色文化和红色教育基地的相关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通过新媒体介绍宣传三门峡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美食、红色交通,进而扩大三门峡的红色影响。
  再次,举办大型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扩大影响。比如关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三门峡大坝等,邀请全国专家学者举办大型理论研讨会,邀请国家级媒体进行跟踪宣传报道,从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来宣介我市的红色党性教育基地。
  当然,其它的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在红色文化资源地举办全国摄影拍摄活动、全国马拉松等,从而扩大其影响。
  总之,就是通过更多的传播途径为红色文化注入更大活力,让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中来,让三门峡的红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课题组成员:王满富 黄春红 刘韶华 许江涛 陈琳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