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硬、新、显” 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市委党校党委典型发言

作者:dwgz编辑时间:2013-09-28 10:58浏览次数:

 
突出“硬、新、显” 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市委党校党委典型发言材料
 
我们认为:市委党校作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阵地,不仅要担当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宣传者,更要当好领跑者。
为了抓好市委党校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我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打造学习型党组织。1、让自身“硬”起来;2、让培训“新”起来;3、让效果“显”出来。
一、让自身“硬”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领跑更要体格强。为此,我们注重“请进来”互动。创新主体班教学管理模式,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特聘请省委党校和郑州、洛阳、运城、渭南等兄弟党校优秀教师授课,从校委领导到一般干部,从教师到行政人员,和外面专家一个讲台切磋交流。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公开讨论教学方法,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走出去”见学。“十八大”之后,我校相继派出3批教师16人,分别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和上海高校进行学习,“七一”前夕,到延安党校参观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连续五年每年选派4名教师参加省委党校师资培训班,提高全员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关起门”来自学。拿出专项经费搭建“书香机关”平台,实现藏书11万册,报刊55种类。每学期为教师购买10本书、行政人员推荐购买5本书,让大家学有书读、用有书查;购买超星读书,建立“超星读书网”和“读秀”阅读链接,实现学习资源网上共享,提高学习效率。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规定至少通读一遍,抄写3000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一篇2000字的读书心得。年内,全校教职工累计读书2000余册,人均书写读书笔记一万字以上,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氛围。
    二、让培训“新”起来。党校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阵地,如何让培训“新”起来,是检验我们应用学习成果的标尺。我们的做法是:内容上提高针对性。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任务,围绕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使党校教育内容与党员领导干部所需实现有效对接;教学上增强实效性。结合三门峡干部教育实际,实施“案例式、研讨式、菜单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互动,使学员在参观、研讨、辩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形式上重视灵活性。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传统教学和现代电教相结合、远程教育和面授相结合,外聘专家、领导讲学与本校教师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讲解与自由探讨相结合开展教育培训。采用开辟学员论坛、拓展训练、军训、外出考察调研、文体活动板块等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三、让效果“显”出来。党校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为党服好务。基于此,我们组织教师紧紧围绕“四大一高”战略、社会管理创新、新农村建设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学习成果的应用转化。一年来,共完成25个三门峡市党校系统基层调研课题,连续3年选派20余名优秀教师带着调研课题到基层乡镇、街道挂职,开展调查研究。全年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篇,《三门峡日报》上发表文章22篇。为学习《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特别节目,我校组织教师撰写理论专版评论文章6篇;为解读十八大精神,发表文章4篇;为解读“三门峡精神”,发表专版评论文章6篇,全面展示了我市党的理论学习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教职工理论素养得到提升,知识结构更加优化,眼界视野更加开阔。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兄弟单位相比,差距还不小,今后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交流为动力,借鉴学习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努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走向深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