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系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几点思考(一)
作者:gbjy编辑时间:2014-09-21 18:38浏览次数:
在全国党校系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已经提了多年,但始终雷大雨小,迟迟未见行动。所以如此,原因可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大家对教学质量的理解见仁见智,没有达成共识;二是具体操作难度大,不知该从何下手。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并与大家讨论。
一、教学质量评估究竟评什么
目前,许多党校其实都在搞教学质量评估,但据我们了解,现在的评估主要是评课,或是由学员打分,或是由专家打分。这种做法在中央党校也实行了多年。可值得研究的是,评课是否就等同于评教学质量?我们认为,这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划等号。
教员上课是党校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员到党校学习,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课的效果如何确实能够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若学员对某堂课打分高,说明学有所获,教学质量当然高;反之如果学员对教员的讲课评分不高,教学质量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从这个角度看,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课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评课不能取代教学质量评估。评课只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并不能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如果说评课是一种“窄口径”评估,那么我们所主张的则是“宽口径”,即对全部教学环节进行评估。为何要如此?这与我们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有关。我们说,在全国党校系统组织这次评估活动,并不是为了评出一批精品课,或是对某些课分出优劣,而是旨在通过评估建立一套对教学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的机制,确保今后每堂课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让我们看一看企业产品质量评估也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众所周知,国际通行的产品质量评估采用的是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大家想想,为什么ISO9000不单对产品评估,而要设立一组基于顾客需求、质量目标、管理者职权、不合格品预阻措施等一系列标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评估并不只是为了区分正品次品,而且要确保稳定的产品质量。有人说ISO9000认证的精髓是“预防”,这话是有道理的。其实,过去我们的企业也搞质检,但那是马后炮,即使发现产品不合格,由于为时已晚也无法补救。ISO9000不同,从产品设计开始,将整个生产过程都纳入评估,这样未雨绸缪,产品不合格率当然会大大降低。
教学活动虽与工业生产不完全相同,但就质量评估来说,两者却有相通之处。所谓过程决定效果,是说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现在的困难,是我们如何界定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教学过程,或者说教学质量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而更困难的是,党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有自己特殊的使命与职能,党校评估显然不能照搬高校的做法。那么党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到底应该评什么呢?
我们考虑,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党校教学定位的落实。“党校姓党”,各级党校都是由党委直接兴办的,都要为党服务,对党负责。中央明确指出,党校是执政党培养执政骨干的学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其实,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在新时期,各级党校就是要立足于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做到“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