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四)
作者:gbjy编辑时间:2015-12-04 15:03浏览次数:
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农村基层党建中的难题
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社会情况和过去已经大不一样,基层党组织面对的群众、面临的问题、承担的任务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党员群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而广泛。因此,我们抓农村基层党建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别要在扩大基层党组织建设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有效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要推进区域化党组织设置,扩大覆盖面。现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农村党员分布和活动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单一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那么党组织应该怎么设置、怎么管理,才能既扩大覆盖面,解决好“空白点”问题,又能让党组织真正发挥好作用?比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乡镇大党委或村级大总支,就是在积极推进本乡镇、本村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把“两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吸纳进乡镇党委、村党总支的班子里,担任不占编制的副书记或委员,通过这样的机制,把多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提高吸引力。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把互联网运用到农村基层党建中,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能达到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传递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手指一点全村党员群众都知道,其迅捷、方便远非过去的“大喇叭”、“坝坝会”可比;比如便民服务,通过党建云等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基层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的全时空联系,使党组织了解群众诉求更加畅通,服务群众更加高效优质;比如发展产业,党组织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开设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发现市场,帮助农民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在“互联网+”风靡各行各业的今天,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用互联网工具,实现“互联网+”与农村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通过互联网运用实现党建工作创新。
要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增强针对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能城市怎么搞农村也怎么搞,机关怎么搞基层也怎么搞,过去怎么搞现在也怎么搞,简单照抄照搬,墨守成规,上下一般粗,城乡一个样。要紧贴农村实际,大胆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农村特点,切实增强实效性。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具体抓、抓具体,把农村基层党建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绝不只是农村基层的事,而是各级党委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党建出了问题是渎职的理念,尽心尽力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市县委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指挥部”,市县委书记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线总指挥”,各市县委书记要始终把抓党建的责任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记在心上,就是要有党建思维。一些市县委书记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以前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经济思维较多,现在担任党委书记后,可能有一个思维惯性问题,还像过去那样去想问题、抓工作。也有的书记虽然不是从政府转岗过来的,但可能担心经济指标上不去,所以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抓经济上。这些都是没有树立党建思维的表现。党委书记一定要明确,抓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主业,是各级党委书记的主责。一定要把思想从市县长思维向党委书记思维转变过来,扭转过去那种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坚持亲自抓、具体抓、深入抓,抓实抓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水平。
落到实处,就是要狠抓督促检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搞督导。”督促检查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我们抓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提了要求,满足于看看下级的汇报材料、总结报告。要深入下去跟进指导检查、督促落实。从总体来说,基层干部执行力是强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抓落实是有力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基层有的同志由于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时间精力摆布不过来;有的同志作风不实,对上级布置的任务马虎应付,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同志能力水平不适应,抓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我们部署的工作出现空转现象,落实不到位。这就需要书记们多操心、多用心,多迈开步子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刨根问底,督促检查,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