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路线正确(六)
作者:xxyd编辑时间:2015-12-04 16:12浏览次数:
五、“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与“党的政治上的路线”相互关系浅析及历史启示
(一)“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与“党的政治上的路线”相互关系浅析
1.“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与“党的政治上的路线”的各自内涵。
我认为,“党的思想上的路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本身,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广大干部应当确立的正确理想信念;二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领会、掌握和实践的现实状况。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而“党的政治上的路线”同样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制定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阶段性的政治纲领;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纲领学习、领会、掌握和贯彻的现实状况。
2.“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两者同属于文化的上层建筑,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党的思想上的路线”是指党的指导思想的本身和党的各级组织与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掌握和实践的现实状况。而“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党的认识路线,我们现在沉沉为“实事求是”。这是两个问题。
3.“党的政治上的路线”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二者同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党的政治上的路线”是指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制定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阶段性政治纲领,又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的政治纲领的学习、领会、掌握和贯彻的现实状况。而“党的政治路线”则仅指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时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的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阶段性政治纲领。比如说,中共七大提出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我们的政治路线,这与“党的政治上的路线”是有区别的。
4.“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与“党的政治上的路线”的相互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党的思想上的路线”中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自在”,而“党的政治上的路线”才是“自为”,不一样。
5.毛泽东同志在晚年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也提出了不少十分精辟的思想和观点。“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深刻思想的阐发,就是直接基于对林彪提出的“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的批驳而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上、政治上的结论。毛主席在晚年把“思想上的路线”与“政治上的路线”并列起来,并把“思想上的路线”放在前边加以强调是十分正确与科学的。这是他在晚年对他自己30多年前所作“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这一结论的发展,明确又提出了一个“思想上的路线”。在抗日战争中,他已经讲了,政治上的路线正确,而组织上的路线则包含在政治路线里面。
6.毛泽东同志之后的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和发展着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科学结论。小平同志在1989年政治风波后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近平同志讲,“我们多次讲,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就是对毛主席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的具体解读。
(二)历史启示
关于历史启示,我简单讲一下。
第一,在任何情况下,党必须始终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路线。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搞“马教条”、“西教条”,也不能搞“古教条”。
第二,在任何情况下,党必须坚持始终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只有真心实意地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这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给我们以宝贵的启示。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党必须正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及其规律。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并始终紧紧抓住“中日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这一历史启示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今我国社会各种矛盾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主要矛盾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当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及时根据变化着的形势寻找正确的应对之策。
第四,在任何时候,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保持这个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绝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共产党人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世界观涉及到党和国家变不变质、老百姓受不受苦的天大的事。党的高级干部中如果多几个亿万富翁,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就必然少几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特别是思想家,极而言之,还可能最终导致党的轰然倒塌。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这是我在2011年发表的《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中说的。周永康等人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果断坚定地反腐,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满信心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五,在任何时候,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党的正确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便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各级干部对党的事业必须绝对忠诚,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必胜的信念。在抗战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毛主席都始终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对坚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抗战信心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党的七大上明确的讲,“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的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心目中同样应该悬着为现在的阶段性纲领,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和为将来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两个明确目标。一切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一方面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如果不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或者是看不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这一阶段性纲领而对它怠慢,都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而要做到这一点,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是生产力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是生产关系总和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上层建筑中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的这个因素中,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素养更具有重要性。这一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二是能否具有出于公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一定意义上讲,党的高级干部的这两个要素决定着党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则具根本性。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进一步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水平刻不容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