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门峡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与激励机制的调研与建议

作者:课题组成员:晋一 张编辑时间:2023-12-12 10:35浏览次数:

关于三门峡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与激励机制的调研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的“指挥棒”作用愈加明显。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中国实际、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也就意味着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核心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不容动摇,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青年科技人才必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参数。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突出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单列出来,进行一体统筹,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高度重视。
       人才是事业之本,青年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他们的身上拥有国家创新活力以及全社会寄予的发展希望。从“一二·九运动”中的“救国一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国一代”,再到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强国一代”,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当今“复兴一代”青年的手中。改革开放 40 年来,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青年科技英才喷薄而出的时代,他们承载着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期冀与未来。所以,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目前,我国拥有约 1 亿名的科技工作者,4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约占科技工作者总数的 70%以上。青年科技人才处在人生当中科学创造能力的“最高峰”,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未来发展最宝贵的智力财富。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出智能化技术及其对应产品和服务等新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科技强国和创新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进一步凸显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科技创新主要是由青年科技人才来承担的。因此,分析我市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我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细致部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求建设创新型三门峡。截止目前,三门峡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机制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再加上各种客观条件严重制约,导致了我市青年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使三门峡成为了“人才洼地”。
       针对我市“人才洼地”这个现实,本课题以三门峡市青年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三门峡市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相关组织,在了解我市青年科技人才现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青年科技人才的特征和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其创新潜能,以期为我市培育和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我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内容

       基本观点:三门峡市实施十大战略,我认为首要的是人才战略。三门峡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希望来自青年科技人才。所以三门峡作为“人才洼地”,要想吸引青年科技人才,必须更新观念,创新引进人才策略,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平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尤其是作为用人单位必须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三门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所需的青年科技人才吸引进来,为三门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课题组成员:晋一 张怡 吕亚楠 杨益民 陈琳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