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坚持智志双扶 促进精准扶贫调查研究

作者:    课题组成员:编辑时间:2019-12-24 15:47浏览次数:

三门峡市坚持智志双扶
促进精准扶贫调查研究

      《2019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我市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坚持精准方略,聚焦深度贫困,打好产业扶贫等“五大硬仗”,实施健康扶贫等“七大行动”,实现53733人脱贫,103个贫困村稳定退出,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5.46%下降到2018年底的2.22%。
《报告》围绕2019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指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卢氏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完成全市2.55万人脱贫、181个贫困村退出任务。加大智志双扶力度,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抓好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工作。加大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和非贫困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做好贫困“边缘户”的帮扶工作。
重视智志双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原则。我市在帮扶过程中始终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融
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实现脱贫攻坚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促进、两提升。大力开展了以“扶志扶智扶精神、升骨气升能力升质量、变环境变富裕变文明”为主要内容的贫困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倡导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社会导向,形成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让贫困群众把摆脱贫困的精神立起来、信心树起来,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身子动起来、脱贫致富干起来、收入增长快起来、感谢党和政府的话说起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不竭动力。
        一、重视智志双扶,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这两个一个是志气的志,一个是智力的智,第一个志实际上是在价值观上要建立起来,鼓励勤劳致富,鼓励自己要自强不息。第二个智力的智,是解决长远问题,比如说通过教育,到最后每个人能给他足够的知识,只要有一个人能通过教育把能力、技能培养到位,就能带动家里至少三个人到四个人,家庭就能按这个标准来脱贫。
        贫困群众虽然是帮扶的对象,但他们是扶贫关系的一方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激发主体的内生动力,才能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

课题组成员:聂爱军 黄会杰 晋 一 杨益民 姚宏章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