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融入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研究

作者:课题主持人:马国强编辑时间:2019-12-24 17:44浏览次数:

义马市融入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研究 
 
课题主持人:马国强
          课题组成员:段嫦娥  赵静  陈曦

       一、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一)城市群形成的过程
       城市群现象的出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二)城市群的特性
       城市群具有高密度性、网络性、枢纽性和共生性的特性。城市群是资源要素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在各城市流动与配置的网络化城市体系。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和要素流动的充分性是判定城市群成型的关键性因素。要素资源的流动、集聚与扩散达到动态的均衡,最终形成经济联系紧密的高度体系化的城市组团。
       (三)城市群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群可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带动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本质是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分工协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实现城市的共赢发展,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四)发展城市群的基本路径
       一是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城市群的共同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建设覆盖交通、能源以及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基础设施。二是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城市群从表面上看是城市之间的融合,本质上其实是产业之间的融合,区域内城市合理的职能分工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三是建设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应把建设人才集聚高地作为城市群发展的第一方略,让人才“引得来”“使上劲”“留得住”。
       二、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及辐射范围
       (一)中原城市群在城市群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原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和商贸交流中心,也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它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次中心,以陇海路和京广路沿线的开封、新乡、漯河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作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中国7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二)洛阳在中原城市群的地位
       一是雄厚的资本实力。2018年实现GDP为3576亿元,城市群GDP为72085亿元,占城市群GDP的5%。二是得天独厚的战略功能地位。洛阳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三)洛阳在中原城市群中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洛阳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双创实力强盛的城市。三是产业基础优势。洛阳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积极培育和发展了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六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凸显。四是创新发展优势。洛阳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在工程科学领域独具优势,科技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五是综合交通体系优势。六是文化传承创新优势。洛阳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特别丰厚,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牡丹等历史文化名片彰显了洛阳的文化软实    力。
       (四)洛阳副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影响
       洛阳通过分担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来吸引大量的人口、资本和技术,从自身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周边中心城市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协同发展。
       三、义马融入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优势和实现路径
       (一)义马融入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
       一是有利于落后区县实现产业现代化。中心城市强大的引擎作用将有力带动落后区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县工业、农业、商贸实现跨越式发展,助推落后区县实现产业现代化目标。二是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县对接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有利于完善区域分工、共享域内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