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传统民居的魅力

作者:公用信息添加编辑时间:2022-01-12 11:35浏览次数:

关中是我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便是华夏营造技艺与兴土木的重要反映,是关中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古老营造技艺之一。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深沉广博,既延续了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的传统布局,又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夏季可遮阴收集雨水,冬春季节可抵御西北风沙侵袭,解决了关中地区冬春季节风沙强烈、夏季干旱少雨等恶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其建造风格极具关中地域文化特色又不失实用性。加之文化中又渗透着“礼”的规范、“儒”的传承,所以关中传统民居表现出独有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也就是俗称的“房子半边盖”。而民居的形式多以四合院式为主,建筑的房屋又以纵轴布置的方式组织院落。这种布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独院式平面,由院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厦房、庭院、正房和后院,空间逻辑清晰。关中传统民居营造内涵丰富,石雕、木雕、砖雕、影壁、檐廊、花窗等,手法多样,造型灵动,具有特别的艺术创造。

关中传统民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土坯、土墙为主,自制砖瓦,木椽梁架结构密集,体现了砖木结构特征;

2.其整体的风格与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土坯墙用于保暖,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3.营造技艺精湛,建筑跨度大、对称规整,突出了防水、防火、防风沙、防地震等综合功能;

4.建造师师传严格,工具多样,注重传统文化的要素,突出影壁、屋角吉祥图案的雕刻,寓意安居、祥和的传统观念。

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所用的材料、建造技术、室内外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处理以及精湛的装饰雕刻艺术的运用,既使建筑空间本身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创造出不同情趣的审美效果,同时也体现出了尊卑等级观念。强调建筑本身的形态与材质、细部构成、符号处理与外表所呈现的色彩,如斑驳的墙面、明亮的门窗、精细的雕刻等。这使得关中传统民居建筑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气质:古朴苍劲、雄浑大气,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对于陕西省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1年,陕西省申报的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