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汉代名郡——荥阳故城
作者:公用信息添加编辑时间:2022-10-14 16:19浏览次数:
荥阳故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始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3世纪)。城池南临索须河,东临荥泽和鸿沟,北依邙岭与黄河,为不规则长方形。城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城墙周长7000余米。现除东城墙被河水冲毁外,其他三面城墙基本保存完整。城墙下宽上窄,底部建在生土层上,由黄土版筑夯成,细密坚实,夯层清楚,城墙上一排排版筑夹棍痕迹,清晰可见。城墙墙体现残高11米左右,底宽24米,蔚为壮观。



荥阳故城,因位于荥泽西岸荥水之阳而得名,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临黄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接洛阳,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春秋时,晋楚称霸中原曾鏖战于此;战国时,秦拔荥阳置三川郡,为郡治并设敖仓于邙山;楚汉之争,双方曾屡战荥阳,纪信赴汤蹈火换得刘邦脱险奠定后来胜局。




荥阳故城不仅以战略要地名闻天下,隋唐以前一直以交通枢纽而为区域经济都会。考古发掘表明,城内不仅有粮仓和完备的市政设施,铸铁业也极为发达。城外的冶铁作坊为河南郡第一坊,有完整的冶炼和铸造工艺系统,铸造出大批高质量的铁器,反映了我国汉代先进的冶铁水平。




荥阳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载于2015年12月科学出版社《重读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