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长该做“后勤部长”还是“心理顾问”?

作者:公用信息添加编辑时间:2025-07-09 11:00浏览次数:

编者按: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高考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最后的倒计时里,焦虑、压力、期待、迷茫……这些复杂的情绪或许正交织在考生与家长的心中。如何稳住心态,高效备考?如何科学陪伴,避免“爱”变成“碍”?“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特别推出“‘倒’走焦虑”专栏,从心理调适、家庭支持、科学备考等多角度切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实用指南。

“马上要高考了,不知道该怎么帮帮孩子……”高考将至,家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后勤部长”还是“心理顾问”?5月23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亚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师咸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种角色都很重要,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做到适度关心而不过度干预。

师咸卿介绍,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比如频繁督促、强行制定学习计划,会让孩子大脑产生依赖,削弱他们自主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完全放手,又可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到迷茫。这就好比开车时,一直抢方向盘会让司机手忙脚乱,完全不管又容易偏离方向。

如何驾驭两者间的平衡,帮助孩子备战高考?师咸卿建议,当“后勤部长”时,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例如在饮食上,合理搭配三餐,在作息方面,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等。当孩子主动倾诉烦恼、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时,家长就要及时转换角色。不过,做“心理顾问”不是指手画脚地给建议,而是学会倾听和共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被倾听和理解的感受,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激活大脑的积极情绪回路。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用点头、眼神交流给予回应,必要时轻轻握住孩子的手。等孩子说完,再用温和的语言表达理解:“我知道这段时间你压力很大,换作是我,可能也会焦虑。”然后再适当给予鼓励:“但你一直都很努力,相信你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要是不时刻盯着孩子学习,孩子会不会松懈?对此,师咸卿表示,事实上,过度的监督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内驱力,就像种子有破土而出的本能,孩子也有追求进步的愿望。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到孩子每天的努力,比如“孩子,我看到你今天又坚持学习,这份毅力真让我骄傲!”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潜能,而不是靠催促和施压。

“家长朋友们,高考是孩子和我们的‘成长课’。”师咸卿向家长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后勤部长”的保障工作,适时当好“心理顾问”。“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在高考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