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研信息第4期
作者:jyxx编辑时间:2025-09-08 10:47浏览次数:
教 研 信 息
2025年第4期
--------------------------------------------------------------
主 题
2025年第4期
--------------------------------------------------------------
主 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各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向着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携手前行——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汇聚和平稳定进步力量
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歌声里的抗战记忆
三门峡市委党校图书信息中心主办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各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2025-09-05 00:33:58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苦难辉煌的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共同书写强国复兴崭新篇章。
铭记抗战历史 激发爱国热情
当嘹亮的军歌奏响,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的95岁抗战老兵顾超眼眶湿润,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抗战老兵难掩激动,“当年我们盼着有好枪好炮,现在都有了,腰杆子更硬了!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为祖国流血牺牲的将士,珍惜现在的和平,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在吉林通化,101岁的抗战老兵孙文秀3日上午在家人的陪伴下全程观看了纪念大会直播。在25年军旅生涯中,孙文秀荣立军功14次,全身多处负伤。
“我们所有的流血牺牲都是为了打败侵略者,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今天我高兴啊!国家强大了!军队强大了!”孙文秀说,“盛大的阅兵,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人民军队,必将是和平的忠诚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用‘艰苦卓绝’这四个字描述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在现场观礼的全国劳模、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三级专家戴永东说,“中华民族要永远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用勤劳的汗水和聪明才智,筑牢和平年代的钢铁长城。”
当从直播中看到一架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党委书记林青山感慨万千。这家学院一直在使用的四川新津、广汉机场,正是抗日战争“军民同心、共御外敌”的见证。
“从抗日的烽火到和平的蓝天,我们深刻体会到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和平’二字的分量。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林青山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师生集中观看纪念大会盛况,共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总书记这句话直抵师生们的内心。这是一堂震撼心灵、涤荡灵魂的爱国主义大课,必将激扬起青年学生更加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成涛说,要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光辉历史、赓续红色血脉,牢固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
弘扬伟大精神 凝聚奋斗力量
各地干部群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极大提振了民族的精气神。
当看到国产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广州工控集团董事长景广军倍感自豪。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先烈的缅怀、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更让我们感到重任在肩。”景广军说,“我们将把创新写在每一个零部件上、镌刻在每一道工艺中,打造中国高端制造的新高度。”
在纪念大会现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内心激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核心技术领域拿出‘拼刺刀’的狠劲,让中国制造以更昂扬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在抗日英烈、新四军将领杨学诚的故乡——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宁岗村,村民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纪念大会直播。抗战时期,清华学子杨学诚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战场,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木兰乡科技副乡长彭畅然说,“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传承英烈遗志,我们将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能,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
千里之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兴平乡党委书记陈晓宁产生强烈共鸣:“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换来太平盛世。身处新时代,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老百姓实现产业更强、生活更好、乡村更美。”
天津市宝坻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力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我们要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下,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下功夫,持续打造基层治理精品样本。”
开创美好未来 迈向强国复兴
3日上午,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万余名职工在各个生产现场收看纪念大会直播。
当受阅战机以磅礴之势呼啸而过,总装厂飞机装配工孙志强眼中泛起泪光:“开国大典时新中国仅有17架飞机满足阅兵条件。如今我们拥有种类繁多、性能卓越的先进战机,这是几代航空人接续奋斗的成果,更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体现。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深感重任在肩,要不断提升创新和制造水平,让中国战鹰飞得更高、更远。”
从边疆来到纪念大会现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义务护边员龙吉克·卡德尔心潮澎湃。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让他感触最深:“我们家四代人都在帕米尔高原上从事护边工作。这些年,我的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土路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公交车开到了村里,低矮的平房变成漂亮小楼,这些都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我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这次的收获带回家乡,脚踏实地把祖国边疆建设得更美丽。”
三军浩荡、铁甲生辉,这是传承光荣的行进,这是面向未来的启程。
在现场观看了纪念大会盛况,贵州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安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农村好国家才好,农业强国家更强。作为‘三农’工作者,我将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化作工作动力,推动六盘水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带领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安徽合肥高新区的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数字PET攻关团队科研人员集体收看了纪念大会盛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信心更强、动力更足。”公司董事长张博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领域研究和诊疗方面取得新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积极作为。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号召,击鼓催征,汇聚信心力量。
“我们社区干部要在工作中做好每件小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脱下军装、走进社区的“兵支书”,上海华阳路街道华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世敏说,从帮助独居老人解决日常生活琐事,到调解邻里矛盾,再到组织防汛防台风值守,社区已经成了他奋斗的新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荡起全体人民的民族认同和精神共振。”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改革和制度创新处处长郭晋说,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要以高水平开放引领深层次改革,在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重点领域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向着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携手前行——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汇聚和平稳定进步力量
2025-09-04 01:05:44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
“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都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外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的如磐信念,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各方将更加紧密团结在和平与正义的旗帜下,向着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对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让人十分感动。”专程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国际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说,铭记历史对个人、国家、世界来说都非常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思考如何更好维护和平。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今天上午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随后举行的招待会,表达了中外嘉宾欢聚一堂,共同为胜利与和平举杯的美好祝愿。”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长薛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指明了人们必须挽起和平的臂膀,让正义的灯塔始终指引人类航向,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阐明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启示我们要永远坚守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和同事们全程关注纪念活动,心情非常激动。“总书记的讲话蕴含深邃哲思与坚定信念,激励人们在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大道上勇毅前行。”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来到十字路口。放眼世界,尽管屡经血与火的磨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仍然浩荡向前。
“我非常认同习近平主席在招待会上所讲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说,世界感佩于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又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我们应当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迈向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强调的‘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引人深思。在我看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筑墙’的行为,这是错误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的外甥女安诺生表示,世界和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我们应当减少人为设限,打破壁垒,彼此友好相待。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
“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场聆听讲话,我倍感温暖。”陈嘉庚长孙、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校董陈立人表示,习近平主席道出大家的共同心声,激励人们奋发向前。不管身处何处,人生都因希望和梦想而精彩,我将传承和弘扬好嘉庚精神,积极为推动互利合作作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令人深有共鸣。”国际友人柯棣华侄孙曼格什·博卡表示,中国正沿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坚定前行,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非凡,它不仅着眼经济增长与物质繁荣,更注重增进人民福祉,这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带来智慧启迪。
来到招待会现场参与活动的中国音乐家舒楠充满骄傲与自豪。他说,艺术跨越国界,承载着人们对和谐、美好、友谊的渴望与希冀。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行动指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实践中获得灵感,用真挚的情感创作更多作品,搭建起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桥梁。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世界的和平也需要中国的坚定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强有力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程表示,作为国际关系学者,将书写更多中国携手各方共同发展的精彩故事,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贡献智慧与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反映了世界上一切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力量的共同心声,表达了各国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的真诚愿望。”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表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强国,这正是和平发展的生动范例。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中国为全球南方发展带来广阔机遇,为推动世界共享发展成果作出了贡献。新开发银行将同中国一道,继续倡导国际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多边发展合作。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新华社香港9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在港澳社会引发热烈反响。港澳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协力创造美好未来,为不断开创“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激发爱国热情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由约360位香港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在京观礼。他表示,见证国家以最庄严的方式纪念胜利,深感光荣、自豪和振奋。纪念大会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和意志。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率领逾140人代表团出席纪念大会。他表示,受阅部队威武雄壮,各种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振奋人心,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这是一场生动的国民教育课。身为中国人,倍感骄傲与自豪。”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说,盛大阅兵仪式彰显祖国强大的国威军威,坚定了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信念,激发出全体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雅煌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掷地有声、催人奋进。铿锵话语让港澳同胞心潮澎湃,吹响了“中国巨轮”奋进新征程的号角。
香港《大公报》4日发表社评表示,从学校礼堂到商场大屏幕,从市民客厅到地铁上的滚动播报,全港市民都全程关注纪念大会进程。当看到一件件新式武器、一队队迈着铿锵有力步伐的部队经过,聆听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弘扬抗战精神
“我们要铭记历史,把抗战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理事长林家全看完纪念大会直播后说,盛大的阅兵仪式,既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深切缅怀,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隆重致敬。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表示,香港是抗战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遍布香港的抗战遗址让这段历史“看得见、走得进、悟得到”。我们要通过多元活动传承抗战精神,将历史转化为生动教材,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重走东江纵队的足迹(华南路线)筹委会执行主席、澳门工商联会执行会长吴华威表示,澳门与祖国血脉相连,我们有责任将这段用生命铸就的历史及其奋斗精神,准确地传承给年轻一代。我们要引导澳门青少年坚定爱国爱澳情怀,展现时代担当。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青年雄学琛表示,抗战历史是全民族共同记忆,更是青年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香港青年要深入认识这段历史,明白和平来之不易,增强家国情怀。
香港抗日战士李石后人李瑞零说,如今硝烟远去、山河无恙,盼香港与祖国同心同频共振,共创新天地。香港青年应当自强不息,充分利用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这正是对抗战历史最好的纪念。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说,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曾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好、巩固好港澳安定祥和的局面。
汇聚奋进力量
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纪秋旭在学校观看纪念大会全程直播后说,每个画面都吸引眼球、震撼人心,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大势,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马志成表示,纪念大会充分展示祖国新时代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伟大抗战精神,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窗口,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主动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播者、民族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国家发展的有力参与者。
香港经济智库主席石柱表示,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充分发挥香港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华澳报》的评论文章指出,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的实际行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更好地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李家超说,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史为鉴,以坚定意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香港市民要珍惜先烈抗争牺牲铸造的和平,将过去的苦难转化为奋进的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更大的香港贡献。
岑浩辉说,广大澳门同胞需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坚定爱国爱澳信念,为国家发展、文明互鉴、世界和平贡献澳门力量,为谱写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歌声里的抗战记忆
2025-09-04 15:36:54 来源:新华社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首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经典歌曲连唱,让大家重温中华民族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这些抗战歌曲,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它们点燃人们心中的爱国之火,凝聚起亿万同胞奋起抗争、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让我们跟随歌声,感受音符里跃动的家国情怀。
《松花江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大批东北民众涌入山海关,被迫踏上流亡之路。北平、天津、西安、南京、上海、武汉……到处是生灵涂炭的伤痛,到处是背井离乡的哭喊。
1936年,在西安街头目睹无家可归的东北民众、听闻日军烧杀抢夺的兽行,从事地下抗日工作的张寒晖深受触动,他以含泪哭泣似的音调谱写出了这首《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真挚的词句,唱出了流离失所的东北同胞对家乡的思念与收复失地的渴望,也唤起了民族觉醒,点燃了中华大地上的抗日烽火。
这首歌不仅是战火中的悲歌,更是警醒一代代国人勿忘耻辱、珍爱和平的壮歌。
《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词作者桂涛声在山西看到了太行山的千山万壑,见证了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就铜墙铁壁,创作出这首《在太行山上》。经冼星海谱曲,这首歌在武汉唱响后很快传遍了全国,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此后又传遍了全国。现在太行山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句子”。
铿锵有力的歌声犹如战斗的号角响彻中国大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抗战热情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铁壁铜墙。
《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革命圣地延安共同创作了一部气壮山河的战歌——《黄河大合唱》。他们将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幕幕令人震撼的场面用音乐记录下来:黄河的怒涛、流亡的人民、船夫的号子、浴血的战士……这组气势磅礴的作品如黄河一般汹涌奔腾,迸发出全国百姓的抗战怒火,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不仅是一段激昂的旋律,更是一个国家在民族危难时刻发出的呐喊,凝聚起亿万同胞保卫家园、共赴国难的决心与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成员曹火星来到平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音乐创作,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他借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满怀激情地谱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歌曲。
随着广泛传唱,这首歌的歌词不断丰富完善,歌名也加了一个“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时光荏苒,这首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经典歌曲,到今天依然在神州大地唱响。它是血与火淬炼的真理,是融入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