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研信息第一期

作者:jyxx编辑时间:2015-11-09 09:04浏览次数:


 
 
教 研 信 息
 
2015年第1期
--------------------------------------------------------------
 
 
 
                            主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三门峡市委党校信息中心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2月26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8]下降0.2%。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上半年各月均为69个,下半年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逐月减少,12月份为2个,月同比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至68个。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增加8627亿元,增长7.8%。
  外汇储备略有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减少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减少9万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产3.6%;早稻产量3401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产0.1%。全年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0643万吨,增产1.4%;小麦产量12617万吨,增产3.5%;玉米产量21567万吨,减产1.3%。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减产2.2%。油料产量3517万吨,与上年持平。糖料产量13403万吨,减产2.5%。茶叶产量209万吨,增产8.7%。
  全年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牛肉产量689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28万吨,增长4.9%;禽肉产量1751万吨,下降2.7%。禽蛋产量2894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46583万头,下降1.7%;生猪出栏73510万头,增长2.7%。
  全年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762万吨,增长4.9%;捕捞水产品产量1688万吨,增长3.5%。
  全年木材产量817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32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79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私营企业增长10.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纺织业增长6.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长1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10]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装备制造业[11]增加值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4%。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3601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15],火电装机容量91569万千瓦,增长5.9%;水电装机容量30183万千瓦,增长7.9%;核电装机容量1988万千瓦,增长36.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581万千瓦,增长25.6%;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52万千瓦,增长6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007亿元,下降5.7%;集体企业538亿元,增长0.4%,股份制企业42963亿元,增长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972亿元,增长9.5%;私营企业22323亿元,增长4.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913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39亿元,增长1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增长15.7%,农户投资10756亿元,增长2.0%。东部地区投资[17]206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中部地区投资124112亿元,增长17.6%;西部地区投资129171亿元,增长17.2%;东北地区投资46096亿元,增长2.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321576亿元,增长18.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增长9.2%;办公楼投资5641亿元,增长21.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346亿元,增长20.1%。
  全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住房511万套,新开工740万套。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34534亿元,增长12.2%;餐饮收入额27860亿元,增长9.7%。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9%,化妆品类增长10.0%,金银珠宝类与上年持平,日用品类增长1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1%,中西药品类增长15.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6%,家具类增长13.9%,通讯器材类增长32.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7.7%。
  全年网上零售额[22]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六、对外经济[23]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下降0.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3489亿元,比上年增加7395亿元。
  全年服务进出口[24]总额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服务出口2222亿美元,增长7.6%;服务进口3821亿美元,增长15.8%。服务进出口逆差1599亿美元。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364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196亿美元,增长1.7%。
  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6321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748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4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2万人,增长6.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39亿吨,比上年增长7.1%。货物运输周转量184619亿吨公里,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亿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2亿吨,增长5.9%。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93万标准箱,增长6.1%。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9%。旅客运输周转量29994亿人公里,增长8.8%。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7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584万辆,增长15.5%。民用轿车保有量8307万辆,增长16.6%,其中私人轿车7590万辆,增长18.4%。
  邮电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21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96亿元,增长35.6%;电信业务总量18150亿元,增长16.1%。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56.1亿件,包裹业务0.6亿件,快递业务量139.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045亿元。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6]7980万户,达到204537万户。年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55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49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860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至18.3部/百人, 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4.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7]20048万户,比上年增加1157万户;移动宽带用户[28]58254万户,增加18093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6.49亿人,增加3117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29]5.57亿人,增加567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全年国内游客3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入境游客12849万人次,下降0.5%。其中,外国人2636万人次,增长0.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213万人次,下降0.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562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9亿美元,增长10.2%。国内居民出境11659万人次,增长18.7%,其中因私出境11003万人次,增长19.6%。
  八、金融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22.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4.8万亿元,增长3.2%;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6.0万亿元,增长2.9%。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30]为16.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少8598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3.9万亿元,增加9.5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8万亿元,增加10.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7万亿元,增加9.8万亿元。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05742亿元,比年初增加1410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3660亿元,增加23938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32491亿元,增加5902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21169亿元,增加18037亿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8397亿元,比上年增加1512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125只,筹资669亿元;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31]、认股权证)4165亿元,增加1362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筹资3563亿元,减少519亿元。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51只,筹资159亿元。
  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32]5.1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8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3]20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90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30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203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216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728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700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3788亿元。
窗体顶端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5]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
  社会保障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1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7万人,增加35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9774万人,增加270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325万人,增加882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449万人,增加18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043万人,增加626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621万人,增加70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362万人,增加9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035万人,增加643万人。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毕业生65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36]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毕业生633.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400.5万人,毕业生799.6万人。初中招生1447.8万人,在校生4384.6万人,毕业生141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58.4万人,在校生9451.1万人,毕业生1476.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1万人,在校生39.5万人,毕业生4.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050.7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全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37]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创业企业739家。全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36.1万件,授予专利权130.3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464.3万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全年成功发射卫星16次。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圆满完成。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7051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97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83个,已累计完成对118354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5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162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530项,其中新制定1067项。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687个,区域地震台网32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79个。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78种。
  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08个,博物馆276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0个,总流通[38]52252万人次;文化馆3311个。有线电视用户2.31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7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全年生产电视剧429部15983集,电视动画片138496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61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39]140部。出版各类报纸465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84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40]6.12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24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835万卷(件)。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41],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5万个,场地面积[42]19.9亿平方米。全年我国运动员在22个运动大项中获得98个世界冠军,共创10项世界纪录。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19项国际赛事中获得122个世界冠军。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2443个,其中医院25865个,乡镇卫生院3689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26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88415个,村卫生室6460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75个。卫生技术人员7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2万人,注册护士29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52万张,其中医院484万张,乡镇卫生院117万张。
  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3]3.8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4万个。社会服务床位[44]586.5万张,其中养老床位551.4万张。收留抚养和救助各类人员304.6万人,其中养老人员288.7万人。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2万个,社区服务站11.4万个。年末全国共有1880.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209.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45]529.5万人。全年资助1310.9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4118.9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6]6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5万公顷,下降29.9%;房地产用地[47]15万公顷,下降25.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1万公顷,下降1.9%。
  全年水资源总量28370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年末全国监测的609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366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增加7.0%。全年总用水量62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7%,工业用水增长1.0%,农业用水增长0.1%,生态补水增长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8]112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4立方米,下降5.6%。人均用水量456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7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0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3.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气温为10.1℃,共有5个台风登陆。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煤炭消费量下降2.9%,原油消费量增长5.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3.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工业企业吨粗铜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7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65%,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2.33%,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12%,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67%。
  十大流域[49]的70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71.2%,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9.0%。十大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水质保持稳定。
  近岸海域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6.8%,三类海水占7.0%,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6.2%。
  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90.1%。
  在监测的319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1.3%,较好的占70.8%,一般的占27.3%,较差的占0.6%。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289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59.1亿平方米,增长3.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489万公顷,其中绝收309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0亿元,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6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成灾1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703起,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9万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8061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7人,比上年下降13.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328人,下降12.9%;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2.22人,下降5.1%;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255人,下降11.5%。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外汇储备、汇率、货币金融、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农业部;木材产量、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林业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水利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数据来自中电联;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铁路运输数据来自铁路总公司;新建公路里程、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新增民用运输机场、民航数据来自民航局;新增光缆线路长度、电话交换机容量、电话用户、宽带用户、上网人数等通信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处理、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建成区绿地率数据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服务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商务部;管道数据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用汽车、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部;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公安部;上市公司数据来自证监会;保险业数据来自保监会;教育数据来自教育部;安排科技计划课题、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科技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兴产业创投等数据来自发展改革委;专利数据来自知识产权局;发射卫星数据来自国防科工局;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等数据来自质检总局;地震数据来自地震局;海洋观测站、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海洋局;测绘数据来自测绘地信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文化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档案数据来自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总局;残疾人运动员数据来自中国残联;卫生数据来自卫生计生委;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来自民政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部;平均气温、登陆台风数据来自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监管总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5年3月2日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90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2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8.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742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40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8.47亿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1950.67亿元,增长10.5%,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42.60亿元,增长8.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9.3%。全省108个县(市)中,有37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16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209.8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406.67千公顷,增长0.7%;棉花种植面积153.33千公顷,下降17.9%;油料种植面积1598.21千公顷,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1725.62千公顷,下降1.15%。
  全年粮食产量5772.30万吨,比上年增长1.0%;棉花产量14.70万吨,下降22.4%;油料产量584.33万吨,下降0.8%;猪牛羊禽肉总产量703.50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404.00万吨,下降1.5%;牛奶产量332.00万吨,增长4.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477.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农用拖拉机384.07万台,下降0.78%;农用运输车218.25万辆,下降0.2%;农村用电量313.23亿千瓦小时,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5904.28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其中,轻工业增长10.4%,重工业增长11.7%,轻、重工业比例为34∶66。产品销售率为98.3%。
  规模以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增长速度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增长11.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7.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9.7%,纺织业增长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9%。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13.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2%。冶金、建材、化学、轻纺、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增长9.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0.1%。高技术产业增长22.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9.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低1.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3.1%,速冻米面食品下降4.0%,发电量下降4.9%,钢材增长10.4%,铝材增长15.4%,汽车增长8.6%,手机增长2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78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利润总额4771.38亿元,增长7.3%。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利润269.39亿元,下降13.5%;集体控股工业利润247.80亿元,下降0.6%;非公有制工业利润4254.20亿元,增长9.4%。分行业看,40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98.67亿元,增长0.7%;农副食品加工业408.41亿元,增长4.9%;专用设备制造业221.33亿元,增长9.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0.03亿元,增长12.2%;食品制造业218.62亿元,增长8.1%;通用设备制造业209.97亿元,增长1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7.27亿元,增长17.2%;汽车制造业202.81亿元,增长20.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89.48亿元,增长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86.38亿元,增长2.2%。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2.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3%。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7968.14亿元,增长15.3%,占全省比重达到56.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1%。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324.91亿元,增长14.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0.50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42.03亿元,增长23.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7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利润总额391.98亿元,增长25.4%;税金总额292.88亿元,增长1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7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012.28亿元,增长19.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33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民间投资25433.21亿元,增长23.2%;港澳台商控股投资125.99亿元,下降29.8%;外商控股投资122.52亿元,下降23.0%。第一产业投资1264.80亿元,增长44.8%;第二产业投资15385.62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投资13361.87亿元,增长19.6%。
  全年工业投资153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高成长性产业投资8331.67亿元,增长22.8%;传统支柱行业投资5573.88亿元,增长10.2%;高耗能行业投资3880.95亿元,增长9.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7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住宅投资3289.20亿元,增长16.3%。房屋施工面积38857.60万平方米,增长8.0%。其中,住宅29831.26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7324.34万平方米,增长22.8%。其中,住宅5767.18万平方米,增长17.3%。商品房销售面积7879.67万平方米,下降7.8%。其中,住宅7009.09万平方米,下降6.8%。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12516个,完成投资2151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郑州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项目、三淅高速卢氏至西坪段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9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3.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11489.3亿元,增长25.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90亿元,比上年增长91.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83.97亿元,比上年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00.92亿元,增长6.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1329.11亿元,增长12.3%;乡村2506.79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563.06亿元,增长12.1%;零售业10344.14亿元,增长12.8%;住宿业116.33亿元,增长6.5%;餐饮业1812.37亿元,增长13.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4%,日用品类增长17.2%,中西药品类增长22.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0%,家具类增长24.5%,化妆品类增长17.1%,金银珠宝类增长14.0%,汽车类增长12.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99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总额2418.81亿元,增长8.4%;进口总额1575.55亿元,增长6.1%。机电产品出口1625.9亿元,增长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60.5亿元,增长5.9%。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8个。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206.0亿元,增长16.3%。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4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营业额47.1亿美元,增长11.9%。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1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487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59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9.4%;货物周转量增长3.2%。旅客运输量增长3.6%;旅客周转量增长18.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邮政业务58.52亿元,增长2.0%;电信业务894.53亿元,增长19.8%。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7.83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143.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12.93万户。电话普及率为94.10部/百人,增长5%。年末互联网用户5672.05万户,增长0.3%。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入境游客227.2万人次,增长9.6%。旅游总收入4366.2亿元,增长12.7%。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2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6处;星级酒店557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167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148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374.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17.16亿元,增长10.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228.27亿元,增长1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801.98亿元,增长11.6%;中长期贷款余额13625.90亿元,增长24.0%。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658.82亿元,增长36.5%。
  全年有4家企业在境内外首发上市。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家,境外3家。全年首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403.27亿元,其中通过境内市场募集资金241.54亿元。截至年底,全省已有9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01只,募集资金总额达2234.60亿元。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3934.8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36.0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8.3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57.70亿元。全年赔付324.0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41.02亿元,人身险赔付183.0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研究生招生12805人,在学研究生34760人,毕业生11172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1.43万人,在校生167.97万人,毕业生44.5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6.51万人,在校生35.89万人,毕业生13.7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49.39万人,在校生137.58万人,毕业生50.6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4.49万人,在校生189.55万人,毕业生60.28万人。初中招生138.50万人,在校生399.36万人,毕业生114.66万人。小学招生159.44万人,在校生928.60万人,毕业生140.81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36万人,在校1.83万人。“新机制”安排资金133亿元。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23.0万人,经费支出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10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21家,其中国家级74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25家,其中国家级3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9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24家;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40个;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46项;申请专利62434件,授权专利33366件,分别增长11.6%和13.2%;有效发明专利13535件,增长20.3%。签订技术合同2958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1.64亿元,比上年增长0.6%。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82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7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分支机构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7个;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7028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973个;959个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55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年全省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8.2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达到118项;新建计量标准218项。
  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8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12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2464个,地震观测台项74个,地震观测台网4个。全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90.84%,月气温降水平均预测准确率为80.23%,区域站乡镇气象观测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9%。测绘部门编制各类地图及专题数字产品6600幅,专题地图册10种,智慧郑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通过评审,“天地图·河南”省级节点完成了与国家主节点的数据融合。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3个,文化馆205个,公共图书馆157个,博物馆246个,新增24个民营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
  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深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累计举办“巩义石窟拓片精粹展”等陈列展览800多个,接待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广播电台1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电视台18座,教育台10座;有线电视用户972.28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8.09%,电视人口覆盖率98.11%。组织摄制完成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45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1.11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20.97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4.13万卷(件)。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115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47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0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2个,卫生监督机构180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5.9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2.8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49.4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95万人,注册护士19.12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乡(镇)卫生院2058个,床位9.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万人。全省参合农民8266万人,参合率达到98.77%,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大病保障病种扩大到35个;全面启动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按病种付费病种已扩展到98个(140种治疗方式)。
  全年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12个、亚洲冠军23个、全国冠军117个,共获得金牌152块。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436万人。出生人口136万人,出生率12.80‰;死亡人口75万人,死亡率7.02‰;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1万人,自然增长率5.78‰。城镇化率达到45.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16.1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38.12元,实际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1.45元,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26.12元,实际增长4.1%。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18元,实际增长8.4%;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00.44元,实际增长7.9%。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1.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82.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73.30万人,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71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1.97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9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9.47亿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395.26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13亿元,救助74.33万人次。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8.53万张,收养人数22.85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60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68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65.1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78亿元;接受社会捐赠2110.01万元。
  十二、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29%,初步核算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44.6%,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占26.5%,比上年增加7.2个百分点;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占4.8%,比上年减少6.0个百分点;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占24.1%,与上年持平。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0.6%,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均为轻污染。
  全年共营造林260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01.25千公顷。全省参加义务植树4935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9亿株。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3.3%。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1716起、死亡90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4.29%和4.04%。全省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教育中“新机制”资金包括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费及校舍维修改造费用。
  4.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12年12月起我省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省统一抽选了7000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为保持年度可比,继续按老口径调查和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数据来自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进出口数据来自郑州海关;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及营业额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铁路营业里程来自铁路部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来自省交通运输厅;邮政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公司;电信业务数据、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本地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省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郑州支行;股票境内外首发上市、首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发行股票数量、募集资金数额数据来自省金融办;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数据来自省证监局;保费收入、全年赔付数据来自省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来自省发改委;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科技进步奖、签订技术合同数据来自省科技厅;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据来自省知识产权局;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数据来自省质检局;天气雷达观测站点、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区域气象观测站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台站、地震观测台网数据来自省地震局;地图及专题数字产品、专题地图册数据来自省测绘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来自省文化厅;博物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来自省文物局;广播电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电视台、教育台、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省广电局;图书、期刊、报纸出版数据来自省出版集团;综合档案馆、已开放各类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厅;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销售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接受社会捐赠数据来自省民政厅;环保状况、水质状况、空气状况、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省环保厅;各类生产安全伤亡数据来自省安监局;各种价格指数、粮食种植面积、棉花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棉花产量、畜产品产量、城乡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其他数据来自省统计局。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