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思考

作者:吕亚楠编辑时间:2024-08-12 10:30浏览次数: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思考
吕亚楠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关乎政权稳定,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兴旺、百姓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好干部标准,这对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主要依据
  (一)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理论依据
  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和论述。马克思曾指出,国家重视“德”的目的就在于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把个人的目的变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从而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也提出,要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他们基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而联合起来,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而领导干部就是这些先进分子中的关键少数。
正由于“德”的重要性和领导干部地位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必要性。从一定程度上讲,领导干部的品德、德行和素质就代表了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他们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执行者、实践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是非问题并不是“泾水清清渭水浑”,一眼就可以区分,特别是我们如今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一些错误的东西往往会披着时髦的外衣,领导干部只有加强自身“德”的建设,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保持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纯洁,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历史依据
  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根本宗旨。这就内在决定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善于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坚持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1944年,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深刻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贯穿党始终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才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仅有50多人的小规模组织发展为如今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第一大执政党,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今天,我们党的执政环境、执政地位发生了变化,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更要加强“德”的建设,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人民性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
  (三)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现实依据
  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我国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国际上,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全球性问题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增多;在国内,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而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时代,党肩负着带领人民团结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各方面风险挑战更加严峻,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如何有效应对不良因素的侵袭,对新时代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忽视了“德”的建设,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涣散、贪污腐败盛行、四风问题禁而不绝,这些问题与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这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人民对党的信任,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不断加强“德”的建设,增强政治自觉,牢记责任和使命,展现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新气象新作为。
  二、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早在战国时期,孔子就认识到了“德”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2018年3月,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思想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释放出当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最强音,为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基本遵循。
      (一)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校   刘韶华)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