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原创性贡献

作者:李小凤编辑时间:2024-08-12 10:35浏览次数: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原创性贡献
 
李小凤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阐明文化的重大价值和发展方向,凝结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等重要原则作为重要内容,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强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强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对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作出系统阐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文化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源泉。
  (二)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被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同现实文化更相融通,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与此同时,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被更好提炼展示,既有助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又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不断增强。
  (三)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中华民族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仅不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而且正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世界性贡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华民族自古便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重新焕发时代光彩的中华文明能够给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什么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时代性答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以全球的视野、和平的愿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二、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一)在政治保证上,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保证。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校 黄春红)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