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刊第1期

作者:三门峡市委党校编辑时间:2019-03-17 15:14浏览次数:

目   录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王满富( 5 )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及启示    刘韶华( 9 )
论改革开放的作用    黄会杰(12)
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邓永慧(15)

·廉政建设·
跟老子学修德养廉    丁应晓(19)
党员干部要做良好家风的自觉传承者    上官丛蓉(24)
领导干部要常怀“愧民之心”    李树望 (29)

·法治视野·
基层检察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探索    蒋小平   先明莹(35)
转型发展背景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思考    雷   燕(39)
当前三门峡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特点分析    王亚磊   聂豫娜(43)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    吴红乔(46)
发挥公益诉讼职能   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困境    张伟龙(49)

·市情调研·
2018年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梯队    乔晓岚(54)
对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分析研究    薛彦宁(57)

·基层党校·
新时代基层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考    赵静静(62)
 
英文目录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Basic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ang Manfu (5)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upLiu Shaohua (9)
On the Rol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Huang Huijie (12)
Learn from Lao-tze to Cultivate Morality and IntegrityDing Yingxiao (19)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should be Conscious Inheritors of Good Family Traditions
      Shangguan Congrong (24)
Leading Cadres should always Cherish the “Conscience of the People”Li Shuwang (29)
Th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Helping the Village Revitalization by the Basic-    
      Level ProcuratorateJiang Xiaoping,Xian Mingying (3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riminal Cases Involving Crimes Involving Black and 
      Evil in SanmenxiaWang Yalei,Nie Yvna (43)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through Green DevelopmentWu Hongqiao (46)
Reflec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Grassroots Party Schools  
      in  the New EraZhao Jingjing (62)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王满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文革十年内乱,对中国国民经济破坏及其严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539.4亿美元,占当年世界GDP总量的2.2%;人均GDP仅165.4美元,世界排名第120多位;外汇储备12.55亿美元,比海地、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摩洛哥等发展中的极小国家的外汇储备还少;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34.3亿美元,仅仅只有美国同年货物贸易总量的5%多一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从1978年到2018年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场到今天还正在进行的改革,总体上看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起步或者是探索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首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上,先是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随后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
        第三阶段,初步挫折与总结经验阶段(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一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市场秩序混乱,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等。针对这种情况,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确保了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综合改革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问题,为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2007年10月的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从这时开始,中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阶段。
        第五阶段,攻坚改革阶段(2012年的十八大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一些表面浅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更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改革提出更高要求。这一时期的改革突出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总之,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二、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外全方位的变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综合国力全面获得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人均排名倒数。但是通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到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从1976年的2.2%上升到了16.2%;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从40年前排在(世界)第120多位提升到了第60多位。
        (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十年来,我们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形成“向世人昭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从现在的情形看,中国道路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1979年初国务院决定设立蛇口工业区开始到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1984年国务院决定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1985年中央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到1990年中央推进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中国开发步伐逐渐加快。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
        (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3元提高到24336元。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8年的29.3%和32.2%,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4年的76.4岁。文盲率从1982年的22.8%下降到目前的4.1%,每年有数百万高等院校毕业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五)改革开放推动中共执政能力与时俱进
        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党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克服了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国内外新的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注重政治建设,严惩腐败现象,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领导力增强,党的号召力增强,党的影响力增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容易解决的问题都已解决,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需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为新时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借鉴。
        三、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说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要建成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进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完成如此重任,舍此别无它法。
        在4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先后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
       
     
  
 
(责任编校   刘韶华)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及启示
刘韶华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纪念之年,是中国重温历史、展望未来的特殊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40年前, 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后, 改革开放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开启了全面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继续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 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因此, 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捍卫改革开放成果,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一、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 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创造了40年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未来仍将继续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一) 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历史, 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和富有, 一旦它放弃改革创新, 就会走进死胡同。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进步, 都必然伴随着一场重大改革。”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和变革的今天,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才有机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获得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表明, 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落后挨打,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思想, 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 改革开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 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担当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搞改革开放,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国能够取得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赢取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不进则退、背水一战的攻坚期和深水区, 必须更加坚定信心、一鼓作气, 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生活幸福之梦。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力量源泉,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梦的崇高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动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 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增进人民福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逻辑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 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纵观4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从农村到城市, 从试点到推广,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留给了中国人民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为中国乃至世界都带来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一) 改革开放的成功来自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成功之路。作为这条道路的开辟者和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重担, 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实践并全面深化探索这条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 是党心所向、人心所向、民望所归。全党上下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同心同德, 开拓进取, 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改革开放。
  (二) 改革开放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 强国之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中国开放大门会越开越大。我国40年来的高速发展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 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更谈不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只有持续扩大改革开放, 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 为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不竭动力。尤其是在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 我国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 绝不让贸易战扰乱中国开放发展的大局。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校   黄春红)
 
论改革开放的作用
黄会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必须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作用,坚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深化和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制度的同时,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不断进行探索。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清晰地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发展演变的轨迹。这个新布局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二、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当时,我们党之所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取决于两个维度:横向来看,我国周边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是开放的,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和其他国家的不足,才会奋起追赶,才不会夜郞自大;从纵向来看,历史上我国蓬勃发展时,都是海纳百川,是开放的姿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相反历史上闭关锁国时,我国则开始趋向衰败。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举起了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所以才逐步引导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
        习近平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它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很长一个时期中还很不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使我们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制度、新体制。在经济领域,我们成功建立健全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重视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配置市场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有序中的优越性;在政治领域,我们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力地加强和改进了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建立和逐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不断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在文化领域,我们全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步伐,通过文化市场化建设与所有制变革、文化产业化与财政投入机制变革以及全面制度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社会建设领域,我们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制度措施,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四、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习近平在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从3600多亿,上涨到2017年的82万多亿。换算成美元,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GDP,已经是第三位国家的2.5倍;我们一个国家就完成了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而在改革开放前,中国连完成2%的能力都不具备。
  我们按照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不变价格来计算,中国GDP上涨了33.5倍,也就是说平均每八年至少翻一番。如果说前些年的突出特点是“增长更快”,到了近五年,则表现为“质量更高”。现如今产业结构更合理,我国的第三产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六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30%,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跟中国做生意,以美元计算,中国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增长了近200倍,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其中,“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在2017年的贡献达到了三分之一。当前,世界消费平均每增加4块钱,就有1块是中国人贡献的,排名首位。
        五、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校   张   怡)
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综述
邓永慧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四十年的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方式等创新,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比如:目前我国具有健全而独立的工业体系,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2017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制造国。我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教育、科技、体育、军事、节能、环保等方面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一是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8690美元,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是大国崛起的主要体现。二是就业人数持续扩大。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了就业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4.02%,控制在4.5%指标之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三是物价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过去几年,GDP年均保持中速增长,2%的通胀率,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我国经济出现了较高增速,出现了较多就业,出现了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一枝独秀。这同样是大国崛起的主要体现。四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19亿元,同比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448亿元,同比增长7.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4360亿元,同比增长10.7%;非税收入28207亿元,同比下降6.9%。谷物、肉类、花生、钢铁、汽车等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连续第十一个月出现回升,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这也是大国崛起的主要体现。五是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完成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76.4%;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6796公里;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2182公里;新增光缆线路长度705万公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国际影响力也显著增强,这更是大国崛起的主要体现。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绩。201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7606亿元,比1991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20.3%。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7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403.4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5.0倍。2017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万亿元,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由此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绩,这更是大国崛起的主要体现。
        第三,我国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调整始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首先,服务业和工业结构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提高30.4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7%和32.7%。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古生物考古、生命科学、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量子通信、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射电望远镜、大飞机、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其次,内需贡献不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9%。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13—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再次,区域结构优化重塑,取得重要成绩。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不断显现。2001—2017年,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1%和11.6%。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城乡发展逐步呈现一体化新格局。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末上升40.6个百分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2017年末,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到16.17个百分点。最后,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慧家庭、智能交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规划和行动有效实施。比如,近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3%,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们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开展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督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首先,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喜人。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6.6%提升至2017年的20.8%,而煤炭消费量比重由70.7%下降至60.4%。201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0年下降32.8%。2018年上半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不变价)能耗同比下降3.2%。其次,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6%、34.3%和27.7%。地表水质明显改善。2017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比例为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三是生态修复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从2004年的18.2%提升至2017年的21.6%。2017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6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736万公顷,落实禁牧面积8000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1.7亿公顷。
    
……
  
 
(责任编校   张   怡)
 
跟老子学修德养廉
丁应晓
 
  二千多年前,老子在河南灵宝函谷关写就千古经典《道德经》。《道德经》一书有两部分,由《道经》和《德经》组成,这是这本书命名的来源。在现代,道德是一个词,而在古代是两个词,现代的道德相当于古代的德。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含义有三层:第一层,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源头。第二层意思是道是自然规律,即天道,万物产生以后遵循道在运行。第三层意思是道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人类也应该按照道的要求来做事,即人道。大道无声无形,是一种虚空的存在,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人们感知道之后所进行的行为,是可以看得到的,按照道去做就是“德”。老子所说的“德”,不是通常人们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它是实现道的途径,也就是把道落实到实际中的方法。所以,如果没有德,就不能形象地体现道。
  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积,积累;克,攻克。无不克,就是攻无不胜,战无不克,也就是做事容易成功。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厚积恩德。高尚的德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磨练,是终其一生的必修课。所以,我们要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首先要善于用道的标准修养自身,这样,他的道德必真实无伪;按照道的要求管理家庭,身教重于言教,家人受其影响,其美德会充实有余;按照道的要求管理家乡,其美德便能长期惠及邻里;按照道的要求治理国家,其美德必然丰隆;按照道的要求治理天下,其美德必普惠天下,使天下人受益。
  老子主张修德先要修养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管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修养什么样的心性?一个字,就是廉。如何修德养廉,老子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怎么做。
  一、自知者明
  有一句俗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情况,你是一个有智者;能够认清自己,才是真正的明白。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71章)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很高明;不知道无知却自以为明白,这是缺点。圣人为什么没有缺点,因为他知道缺点在什么地方,能够把缺点当作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来看,设法避开或加以改正,所以他才没有缺点。一般人缺点为什么多呢?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即使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不把缺点当缺点,甚至找了各种借口理由来掩饰,到最后缺点愈来愈严重。人们常用“江山易改,秉性难易”为自己找借口,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自知的目的在于认清自己,明确定位。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确定人生的目标才会恰到好处。如果认不清自己,目标定得过高,就会出问题。
  自知的意义在于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反省自己作为,检点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的作为的利弊,查找问题的原因,改正错误,吸取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少私寡欲
  欲望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的欲望分二类,一类是先天的欲望,譬如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有房住、出行方便,能够满足生存需求;一类是后天形成的,这类欲望是在经过后天的尝试之后形成欲望,譬如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人们要吃大餐、穿名牌、住豪宅、开豪车。后天的欲望是不断增长的,一个欲望推动着另一个欲望,永无止境。
  《道德经》第22章:“多则惑,少则明。”对物质的占有,我们都喜欢多,多多益善,太多了,人迷失其中,反而没有少的东西让我们看得更清明;当有太多种选择时,就会使人心生迷惑,难以取舍,不知道该要什么,反而患得患失;而没有什么可供选择时,反而会抓住眼前的东西。
  《道德经》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色是青红黄白黑,单独看是非常清楚,多种颜色杂乱地放在一起看就会花眼。五音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调,在噪音之中,听觉容易失灵,往往难以听清楚。五味是酸甜苦辣咸,吃东西味道太多,反而不辨滋味。狩猎是人类早期开展的生产活动,带有暴力、杀戮和掠夺的性质,显示了人的占有欲和掠夺性。纵情于狩猎作乐,使人变得疯狂、残忍。物以稀为贵,稀有货品很多人都想占有,当正当途径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我们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口舌是用来品尝东西的,心能想事情,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属性,如果过分沉溺于五音、五色、五味、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追求感官强烈刺激的生活,使人视觉迟钝、听觉不灵、味觉丧失、心神不宁,引导人德行败坏。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对人的诱惑也很多,在这些诱惑和机会面前,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不知作何选择,陷于迷惑之中。
  满足基本需求是很简单的,但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很困难的。欲望多了就会生贪心,必然欲壑难填,终至纵欲成灾,老子总结说:“罪莫大于贪欲”。《红楼梦》第22回贾瑞因调戏王熙凤,被王熙凤整得一病不起,跛足道人给了他一面镜子“风月宝鉴”,说是专治邪思妄动之症,叮嘱道他只照背面,千万不可照正面。贾瑞一照,正面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王熙凤向贾瑞招手,背面是一个骷髅,他只照正面不见背面,沉浸美色不知节制,不到三天就夭亡。看似虚构的故事,有很深的哲学道理,正面是表象,美好,代表欲望;背面是真相,死亡。欲望的背后是灾祸,是死亡。在欲望面前不克制,经不起诱惑,就会招致祸端,走向死亡,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贪与欲密切相关,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人不能正确对待私与欲,由于欲壑难填导致祸端。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的时代,张扬人的欲望,人们对欲望的追求越来越大,欲望得不到满足,心生痛苦,心智就会乱,心一乱就无所不为,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如何调节私和欲是解决腐败问题之根本。老子提出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主张生活简单,保持质朴,减少利己的私心,降低欲望,最好远离后天产生的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不要让它形成欲望。
  欲望产生于哪里?心里。所以,老子说要“虚其心”,让自己的心虚空起来,少起私心杂念。“虚”是老子之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只有思想纯净了,心境方能淡泊宁静。涤除人们心中过多的杂念,消除心灵的蔽塞,使内心无欲无念、无偏无私,达到空灵明澈的境界。而只有“守静”才能让人回归这种质朴的生命本真状态,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不见可欲,使民不乱。”(《道德经》第3章)不看那些引起人们产生生存之外的额外欲望的东西,人心安定不乱。“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37章)。没有贪欲之心了,就可以得到宁静,天下就会自然安定。
  对于为政者,要做到“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57章)为政者不贪欲,为民作表率,民众自然纯真朴实。“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3章)。物以稀为贵,如果珍爱稀有之物,有人为了把稀有之物占为已有不惜为盗而触犯法律。相反视金钱如粪土,人心就安定了。过简朴的生活,要“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让自己变得清明。
  三、知足常足
  《道德经》第46章:“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道理,才能永远感到满足,就能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知足常足与少私寡欲是同一层次而有不同侧重点的理念,少私寡欲侧重从人的整体来说,而知足常足则是更加具体地要求我们在面对利益时应有的一种状态。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知足的人,凡事心怀满足,知道把握分寸。不知足的人,有求于人,就会巴结讨好别人,遭人羞辱。知止就不贪求多得,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进退有度,便不会招到灾祸,就可以长久了。不知足,就会与人攀比,羡慕嫉妒恨,怨恨他人也怨恨自己,仇官、仇富,心生愤恨,有的人因此仇恨社会,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当然不长久了。知足是内心的节制,知止是行为的节制;先有内心的节制,才能在行为上节制。不知足,就会贪欲无厌,就会不知止,即使富有四海,但还想要更多。
  “知足者富”。(《道德经》第33章)知足的人永远都富有。对生活满足的人,即使他吃菜根,喝白水,穿布衣服,住简单的房子,能够维持生活,就感觉非常快乐,他快乐是因为精神世界充实富足。读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发现“生活奢靡,一味追求权力、金钱及物质享受”是这些人堕落的共同特点,而“做个普通人,过简单生活”又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落马后的一致心愿。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意即金玉堆满家中,没有人能守住。身外之物,人们生不带来,从而由无向外索取变为占有,由占有少而变为占有多,又由占有变为富有,然而死不带去,终于化为乌有。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44章)对于名利财物过分地贪爱,储存过多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耗费钱财、精力、生命;奇珍异宝珍藏太多,就会有盗贼惦记,必定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学会放下,有舍才有得,虚空才能丰盈,太满了就会溢出。
  四、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罪恶、一切痛苦,无不起源于人与人的相互争斗。“爭”,上为“爪”,下为“又”,表示两史手,中为“丿”代表物,“争”表示两人两手共争一物,相持不下,这就是争。争什么?名与利。 
  老子认为,对人来说,有三样东西经常被人们所珍视,那就是身、名、货,即身体、名望、财富,这三样东西的轻重位置摆放不好就会出问题。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第44章)自身的健康安全要紧还是你功成名就更要紧?名依附身体才得以存在,有些人为了好名声、知名度,忽略了对自身生命的爱护。如果没有身体,名有什么用处?身体比名重要。财富与身体相比哪一个重要?拼命地挣钱,不注意自己身体,损害了身体,就用挣来的钱买药。可悲的是钱还在,人却死了,再多的钱对他来说又有何意义。得到名与利而亡其身,哪个是灾祸?名利与身之间构成了一个矛盾。适度地追逐名利,是人之常情。但是,把追逐名利看成人生的全部意义,就会费尽心机,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甚至危及生命。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而丧命。老子认为,对于虚名货利相对于身体来说,身体是最重要的,不要贪图虚荣与名利,要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不可自贱其身。
  所以,老子主张对于身外之物不要去争,不争反而没有人能争过他。争意味人与人之间竞争,有的人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常常攻心斗智乃至虚伪敲诈,做些违背良心事,更有甚者为了争名争利,做出违规违法的事情。如果“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8章),遵守规律,按规则做事,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心态平和包容,待人仁爱友善,说话诚实守信,为政管理柔和,行事积极有为,行动抓住时机,就会达到“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效果。“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22章)委曲反而会保全,弯曲反而会伸直,低洼反会充盈,陈旧反而会更新,少取反有获得。如果时时处处事事与人争,树敌太多,结果是争而不得;如果什么都不争,不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反而让人认可,看似不争,反而有所得。怎样做到不争?
  首先,要“弱其志”。人应该有志向有追求,为什么要弱呢?志向过强,就有了争胜之心,就会去争名争利。胸无大志的人,往往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得过且过,不会做非分之事。而那些想出人头地的人,急于改变现状,如果跟名、利、权有关,容易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如果不顾现实,一味地拔高志向,就会陷入执着、偏激,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老子告诫人们要“弱其志”,要立在现实的土地上,当目标难以实现时,要适当地降低一些,减少非分的欲求,不要有太高、太大、不切实际的欲望,不要太执着,不能太过争强好胜,以平常心做寻常事,使人心态淡泊些,心里平静些。
  其次,“为而不争。”(《道德经》第81章)。“不争”的前提是“为”。不争功名,不求回报,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去做事,做好自己,完善自己,但不以竞争来成就自己。要学习水的品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滋润万物,不求回报,不争功德,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的地方,不争高下。人也应该像那样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愿意到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去工作,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而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再次,“功成而弗居”。做了该做的事情而不自恃己能,事情做成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傲。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监察室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校   杨伟康)
 
党员干部要做良好家风的自觉传承者
上官丛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千百年来,流传到今天的,关于“家风”的至理名言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历经多代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精神产品。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家庭幸福、和谐、美满、兴旺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单位、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在家庭中,也要注意家风培养,做良好家风的传承者。
      在我国历史上,优良的家风是一代一代传承的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家训,家训好像一个家族的法令,在遵守、传承中,教育出一代代优秀的子孙。
  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故事和传承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建设,这是历史上众多先贤的立家之本。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共有120多种,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德修身,仁孝清廉,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最早的家训就是孔子对孔鲤的“庭训”,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能正确的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能在社会立足)”“是”,“退而学礼。”接着有了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北齐的《颜氏家训》,其中的经典语句,现在读来仍意义非凡:“婚姻勿贪势家”——儿女婚姻不要贪对方的权势;“巧伪不如拙诚”——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在治家方面《颜氏家训》倡导:父不慈则子不孝。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勉学方面倡导:积财千万,无过读书。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有重要地位。朱元璋看重郑氏家族孝义治家,耕读为本的家规家法,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了不少《郑氏规范》的内容。《郑氏规范》规定:郑氏子弟,8岁入小学,16岁入大学,能背四书五经,并能讲出正文大义,才允许加冠,成为成人。子弟已冠而习学者,每月十日一轮,要考查经文。规范还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者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从宋到元,郑氏已有多人为官,在明代,共有47人为官,官位最高的是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没有一个因贪污被罢官。这就是《郑氏规范》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现在被广泛引用的一部家训就是朱子家训。《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其中“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等,今天还应该认真学习和遵从。
  河南渑池历史上最著名的家训就是曹端先生的家诫。曹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河南府渑池县人(今仰韶镇曹滹沱村),他笃志好学,博通古今,品行端正,著述甚多,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曹端目前传世的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和《月川先生录粹》等多部,其中有两部是关于端正家风的著作,分别为《家规辑略》和《夜行烛》。这两部著作不仅在当时家喻户晓,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曹端家训与众不同之处是:曹端编撰家训的初衷,是向父亲进言。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他在《夜行烛》的序言中指出,父亲九岁就成了孤儿,缺少家庭教育,书读得也不多,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但他“见善勇于必行,知过勇于必改”,有能迁善改过的勇气和行动。父亲曾对他说:“祖宗积德以遗我,使我子孙既众且贤矣。享此团圆之福,我受其荣,岂忍积恶于身,上玷祖宗之德,下遗子孙之祸哉!”父亲意识到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这种状态能够健康维持,且获得正面的引导,不至于因自己的言行失当,影响了家族发展。正如曹端家训中所言:“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曹端的父亲曾拉着他的手,说:“我不读书,为流俗所惑,昏迷至此。可胜痛哉!今而后,由你引我上去,我便随着你行!”于是,曹端便担负起了劝导父亲、改善家风的重任,编撰了《家规辑略》和《夜行烛》。在《家规辑略》里告诫子孙,立身行事要端正善良,保持仁义,尊敬长上,不能违反人之常伦。在《夜行烛》中,曹端先指出父亲言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列举经典文献中的文字,作为劝导的释证。并“祈令子孙习读而世世守行之”。最难能可贵的是曹端不信鬼神,他教育家人的话对于今天破除封建迷信仍有现实意义,他说:有的人不务为善,积恶有罪,天理不容,乃谄求鬼神,来求取他的非分之想,在乡广建淫祠,欺骗诱惑乡人,在家供奉神像。如果没有灾祸,他就说,这是侍奉神灵的结果。如果有什么不测,他会说,是对神灵恭敬不到位而导致的。这样的人只知道依靠鬼神来保佑,而不去学习修养多做善事。如果有神,神本正直,怎么会安享人间祭祀而贪赃枉法呢?他用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做好自身的修养,不要作恶了去教堂赎罪。其实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他们信奉宗教,不是依靠勤勉劳动,而是靠祈祷“主”送来一切,会有吗?如果有人可怜她,给她送来了,他就说是“主”的保佑,如果没有,他就说是“主”降灾难。培养了一批又穷又懒的信徒。所以今天家风门风的教育非常必要。
  曹端重视学习和教育,在《家规辑略》中规定:“子弟年十六岁以上,许行冠礼,须能暗记四书一经正文,讲说大义,方可行之;否则,直至二十一岁。弟若先能,则先冠以愧之。”这不仅是要子弟们读书学习,更是要通过这一手段,在家庭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在礼仪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他劝诫子孙,学礼应“识道理,识理法,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惰自任己意”;学坐,要“定身端坐,齐手敛足,毋得偃仰倾侧”;学立,要“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他还要求子孙将这些字句用心领悟,体之于身,见之于行。在家训中,曹端说:“古人治家之道,惟以身教为先。”他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以身作则。曹端曾在山西霍州担任学正,虽然官职不大,但因其自身清正,注重言传身教,赢得了时人赞誉,“闻风来学者数百人”。曹端家规和他的为人,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和效仿。
  还有陶渊明的《责子》《朱熹家训》《曾国藩家书》都是很著名的家训,无不体现着立家治家的思想光芒,为世人尊崇至今。可以说,古人对家风的论述,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家庭问题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家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二、培育良好家风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都紧密地联系着地方、社会和国家。而家风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只有每个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家风,家庭的道德文明土壤才能厚实,社会的道德文明大厦才能牢固。相反,如果众多小家庭的家风不正,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将大打折扣,所以良好家风的传承不仅是一家一户的私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中国人类学研究会周作胜先生说过,家风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细碎的文化反映。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宋锡辉教授认为,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阿联酋的绵羊,主人从小用活禽饲养,绵羊不再吃草了;养出的绵羊看见小动物,就像狼一样扑上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能改变生命的本性。家风家训的意义也在这里。一个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好人或者坏人,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他影响巨大,他接触的伦理观念、行为方式,会深深地影响他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也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民风和社风。同时,家风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社风的走向。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家庭都拥有健康积极的家风,其家庭成员在家风的影响下都具有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品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众多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将大打折扣。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快速的社会变迁也带来了社会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等新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品质低下、目无法纪、冷漠自私,甚至沦为“恶少”类人物,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可以找到道德传承断裂、家风家教缺失的因素。因此,重新重视“家风”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以及人格的形成与他(她)所在家庭的家风密切相关。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尊老爱幼、重德修身等优秀的家规和家训在每个家庭得到传承与发扬,那么,亿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势必产生巨大的道德示范作用,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广大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党风、政风、社风的向好向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家风的培育,也是在为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家风不仅可以弥补法治功能上的空缺,更能从精神认知层面提升公民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约束行为的境界,从源头上防微杜渐,减弱犯罪的动机。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邻里团结是良好家风的主要内容。树立良好家风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而党员干部更具有“独特作用”,他们在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良好家风的倡导、家庭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新时代优良家风也有了崭新的内涵,不仅要在子女的生活照料上尽心尽力,还要在其道德养成上尽职尽责;不仅要给老人以物质赡养,还要给老人以精神慰藉;夫妻之间要贤惠体贴包容,更要释放共同发展的正能量;善邻不仅要与邻里互帮互助,还要崇德向善,促进邻里和谐。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家庭角色新内涵,也同时激发其自主性,发挥其主动性。因此,要重视党员干部对培育良好家风的独特作用。 
  三、党员干部应成为良好家风的培育者 
  家风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行为准则、人格品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家风虽然是无形的,但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习总书记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它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又是各成员行为规范的自动调节器,更是陶冶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有了好家风、好作风,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形成、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千千万万家庭培养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此外,家风还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即凡是在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将来又会成为合格家长。所以,党员干部要致力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的宏伟大业,党风政风好转从家风抓起,廉洁自律教育从娃娃抓起。要形成一种良好家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责任编校  李小凤)
 
领导干部要常怀“愧民之心”
李树望 
  说到“愧民之心”,引出一则故事来。38年前,“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木人的心”。事情是这样的:在山东荷泽,时任地委书记的周振兴,一天,他到曹县韩集乡红三村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伊巧云老大娘。此时,老人多种疾病缠身,病情出现了恶化。周振兴书记看望老人之后,离别之际,问老人有什么要求,老人迟疑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这话一说出口,老人感到后悔了,拉着周书记的手说:“也就这样一想,周书记千万别当回事”。周书记看到一位年龄这么大、病情这么重,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重病老人,竟然在生命垂危之际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肉就不能如愿,一股愧民之心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掏出钱满足了老人的心愿。回到县城之后,周书记这颗“愧民之心”久久难以平静下来,面对与会的干部,他眼含热泪动情地谈起这位老人,“伊巧云老人今年83岁了,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在做杨得志将军的房东时,为接待来往的将士,曾一天做9顿饭,为让将士吃好,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现在在我们的领导下,她生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说到痛心处,抬手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说:“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如今近40年了,91岁的周振兴回忆往事坦承地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好,没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心中多么自责和愧疚,真是对不起老人呀!”这件往事,当今天听到那一声清脆的耳光声,多么撼动心灵,让人为之警醒、为之醒悟、为之肃然起敬。自扇耳光之举或许不够文雅,但却是一种愧疚、自责、自新,是一种可贵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勇气。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的“政治营养”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就是领导干部要常怀“愧民之心”。
  常怀“愧民之心”,需铸牢政德之心,才能大展公仆之心。政德乃为政之魂,塑风气之资,立政绩之道,为民之品,做官之基。《论语》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古人曰,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恰如钱穆先生所言,“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性。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入仕者的政德,指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出仁济世造福苍生,是儒者天经地义分内之事。《大学》所言“八条目”,即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我与我周旋”的“内圣”“修己”,更指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我与世周旋”的“外王”“安民”。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的教化养成。《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主,才为次;德是基础,才是条件。“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不论过去和现在,“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官员,只有具备高尚的、崇高的、高贵的政德之品、之格、之魂、之魄,才能内化为“愧民之情”、“愧民之义”、“愧民之心”、“愧民之行”。《唐语林》一书有这样一段记载,唐高祖执政之时,有个武功人,名叫严甘罗,他因行窃,被官府抓住。当高祖问他:“汝何为作贼?”他回答:“饥寒交切,所以为盗”。高祖从政德上看自我,产生愧疚,深悟道:“吾为汝君,使汝窃之,吾之罪也。”有句俗话:“饥寒起盗心。”在封建社会,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去当盗贼、入绿林的人代代不绝。怎样看这个问题?李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溯本求源,看到盗之所以为盗的深层次原因是自己治国不力,使之“愧疚之心”升腾,加以自责,这种政德之心是极其可贵的。“愧民之心”,来自于对政德的倾入、倾注、倾心。故而,就有了高适当县令时的自责:“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就有了韦应物当太守时的不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就有了政坛英杰田家英的自警:“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就有了革命元勋董必武的自励:“新功未建愧高座,老本无多早啃完”。以政德内化为“愧民之心”;才会把“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作为政治责任,把“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多少壮之日,须念衰老的心酸。居安乐之伤,当体患难人景况。处旁观之地,要知居内人苦心”的政治担当;把“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作为政治情怀;把“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作为政治觉悟;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作为政治品格来对待。人们不会忘记,习近平回梁家河临别乡亲们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他离开过了7年知青生活的梁家河,虽说人走了,把心留了下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爱情怀深深地烙在了内心深处。我们不能忘,习近平每次视察农村、农民时,他都会揭锅盖看群众吃得好不好、摸被褥问受灾群众睡得暖不暖,跟乡亲们算脱贫细账、展望美好未来……他走到哪里,看到哪里,问到哪里,感触在哪里,无论多么繁忙,习近平总是想着人民群众,这深情的牵挂、亲切的嘱咐、无言的导向、无声的力量,诠释着共产党人以政德为民的风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不变初心。党政干部只有时时心怀民生,才有看全局、抓整体的眼界,才有重实干、讲实效的作风;才有以民为本,一心为民的本色。古语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践行“民生情怀”,才可得到民心,百姓才会支持我们。“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把群众作为自身工作的镜子,要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要求,这样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才会长久。所以,共产党人要常怀“愧民之心”,始终把“老百姓比天大”作为自己的从政理念,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永做人民公仆”作为自己的人生誓言、见诸行动。人无道德不立,官无政德难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政德细分为大德、公德、私德,指出大德须明,公德必守,私德要严,彰显出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领导干部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准则,是履职尽责、干好工作的基础,也是抵制歪风,保持干净的法宝。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以德修身、以德从政、以德立业,以对人民有愧之心求对人民无愧之境,以忘我工作成就无悔业绩。人民好公仆牛玉儒“工作一分钟,创业六十秒”就是一面镜子;人民的好儿子沈浩,“为了小岗村发展,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是一面旗帜;甘当人民勤务员的焦裕禄,“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就是一个榜样,一一取决于“愧疚于民”把工作干好的动力。应看到,有些领导干部由政德缺失而丢掉了对老百姓的“愧民之心”,表现为:不是做人民公仆,而是做人民的官老爷;不是处处想到人民的利益,而是一心想到的是个人的升官、发财,醉心于“晋升路线图”,哪怕在工作上获得一点成绩就向组织要“回报”;有的刚刚提拔不久,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为的是飞黄腾达;有的人私欲大、官欲浓,“这山望着那山高”,提拔了就高兴,提拔不上就骂娘;有的感到找不到靠山,进不了“圈子”,没人撑腰,干的再好也白搭,在岗位上“屈才”,于是把精力用在“走关系”“找门道”上,干工作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等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离人民群众越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最后非走向“死胡同”不可。“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甘为民仆耻为官”。要常以“愧民之心”激活自己。高扬“夙夜在公”的无私情怀,“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担当,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精神气魄,“以身许民”的公仆之心,甘洒热血写春秋。
  常怀“愧民之心”,需铸牢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大尽赤子之心。当官从政者之心,应“以百姓之心为心”;“愧民之心”就是对人民群众有着“愧疚之心”,永不满足、永不自满。“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一个官员,就要真正把“人民”二字装在心里,“忧民之溺,由已之溺;忧民之饥,由已之饥”,才会亲民爱民不忘本色,清正廉洁不自肥。所以,古人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什么是民心?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道:“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人之贤否,事之得失,天下之治乱,皆于此乎判。”由此可见,人心是一种判别和选择、权衡和朝向。正因此,顾炎武把人心视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真正的为民之心,说到底就是常怀“愧民之心”。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群众的利益举过头顶,谁就能赢得人心,赢得未来。反之,就会被群众所唾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道出了治国理政的真谛。民心散了、没有了,什么都不好办了,所以说,得了民心,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就势如破竹,无惧任何风险挑战。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碰到大旱饥荒,百姓难以度日,人人饿得面黄肌瘦,纷纷往外乡逃亡。尽管官府想尽一切办法抚恤灾民,但因条件有限,流亡者仍不绝于途。看到现状,韦应物眼含泪水,在一首诗里抒发了沉重与愧疚的心情:“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诗人白居易在县尉任上,想到的是民生、民计、民本,心中装的是民劳、民苦、民难,当他察知百姓“家田输税尽”、拾穗“充饥肠”,而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时,不由产生“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自责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自省。“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免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衰,见其劳苦为之悲”。“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早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的警卫战士马维探家归来,带回一个又黑又硬的窝窝头。毛泽东掰一块放进嘴里,第一口咽下,泪水便流了下来。他一边哭,一边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口粮,这就是种粮的人吃的粮食啊!你们比比他们吃的饭,要将心比心啊!”毛泽东曾说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流过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据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主席个人遇到再大不幸也从不流泪,甚至失去爱子岸英,也没有让泪水溢出眼眶,却多次为人民群众的疾苦流泪。为民的泪,一滴就醉。这泪水,是愧疚的泪、是感恩的泪、是感激的泪、是感奋的泪。这泪水,毛泽东流过,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流过,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也流过,仔细想一想,这种愧疚之心,见证了“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透过这泪水,我们看到了前辈的担当、人民的质朴、中国的希望呀!仔细想一想,这种愧疚之心,在我国古代就存之、有之,难道不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吗?从汉初贾谊的“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到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辩证地阐述君与民的关系,均指出民众是统治的根基,为其后历朝历代治国定下思想基调。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民本思想,从历史发展轨迹看,亲民爱民的仁政总是会被后人所称道,只有以民为本,真正为民谋利,才能政通人和、万众归心。显然,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爱国亲民的传统和美德。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到司马光的“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的光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就把人民公仆,作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提出来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升华和丰富其内涵,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作为立身之基,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民族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然而,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现实生活中,在群众面前忘记了人民的价值和作用;在成绩和功劳面前想不到群众的智慧和流的汗水、血水;在历史地位上否定了群众是历史的创造力和巨大动力;往往是轻视民心,忽视民意,不体察民情;有的忘记权为民所赋,认为是自己干出来的;有的个人利已至上,成为“苍蝇”、“老虎”、人民的败类;有的只想当官梦,不追中国梦,在头脑里丢掉了党的宗旨、忘了人民群众、失去了党员本色、这些人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愧疚之心是一种自新之心,永不过时,不可缺失,哪怕你决策多么圆满,也会有失误的空间;工作政绩多么突出显著,也是大家的功劳,个人只有一份。只有心存愧疚感、差距感、耻辱感,才会以愧民之心求无愧之境,在成绩面前永葆不懈的清醒,在凯歌中坚定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差距面前扛起改天换地的责任,才能达到对自己的要求尽善尽美。当官掌权,就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敬其业为其民。西汉戴圣在《礼记·杂记下》曰:“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好官不光要廉洁奉公,还要能为百姓办实事,正如清代余云焕所撰衙署大堂楹联所说: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当官无有耻感,缺少为民愧心,何以为民、何以从政、何以清政、何以富民。古人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百姓谁不爱好官”。增耻感、长愧民之心,内化对老百姓的赤子之心、赤诚之心、忠诚之心,才得民心、得天下。古人曰:天地之间,莫贵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民者,万世之本也”。“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放眼望长空、思兴亡之常伦,千秋大业、以公为基,民生鸿业、以民为天。我们的担当和责任是:守为民之宗旨,怀惠民之情感,夯实经济基础,以求甘棠垂爱,造千年之福;壮大为民实体,企望惠泽绵亘,铸百代之功。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面对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花样百出的“糖衣炮弹”进攻、赤裸裸的金钱和美色诱惑,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管住自己,自觉戴好“紧箍咒”、架设“高压线”、涂上“反腐剂”,全力纯洁社交圈、自觉净化生活圈、严格规范工作圈、始终管住活动圈,让官念不“出轨”、权力不“压弦”、思想不“越矩”、底线不“突破”,不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不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原则,不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人格,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清正、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以赤子之心为民、仰宇天之高远、俯大地之厚德,思吾辈之重任,见鞠躬尽瘁之行以奉其政,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节,坚定为了群众一切的观点,站稳一切为了群众的立场,让“为民之心”复苏生长,让灵魂获得信仰滋润。攻坚克难,固本开新,为人民创造丰功伟绩,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上,用奋斗成就幸福为民的人生,让幸福永驻神州大地,永驻亿万人民心间,永驻人民享受幸福生活,彰显对人民忠诚之心。
  常怀“愧民之心”,需铸牢良心之心,才能大行孺子牛之心。古人曰:“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官者,要戒“行有亏而心不愧”。否则,这种人,就是《古今谭概》这本书记载的。像晋惠帝那样。一次,他在华林园游玩,听到蛤蟆的叫声,便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待中贾胤回答:“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此时,天下正闹饥荒,百姓多饿死,惠帝听说此事,就问:“何不食肉糜?”人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面对百姓死活,如此漠不关心、荒诞不经,焉能不被人民所抛弃、被历史所唾弃?在今天,我们党内也有晋惠帝这种对人民疾苦不管不问的人。可否有“愧民之心”,关键是看为民还是为已,为国还是为家,为公还是为私。价值观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国生也,死亦生也。”为民情怀,如日月经天照耀着我们的路,如江河纬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跨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就是一颗为民的心。“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这杆秤,能称出是清官还是脏官来,可以识民心之向背,判官品之高下,验政绩之盈虚。官声贤否,去官方定。东汉大臣侯霸,离任临淮太守时,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请他继续留任;明代进士殷云霄,抚民慈祥,断事明决,离任时,父老儿童攀马号泣;清代名臣于成龙,离任黄州刺史时正逢瓢泼大雨,成千上万的百姓不约而同打“万民伞”送行。宋代范仲淹在他每天就睡之前要来一个“想一想”,“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弗及所为之事”照照镜子,算一算自己拿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情是否相称。可否亏待百姓,有无愧对于人。若相称、心无愧,“则鼾鼻熟寐”,对之,“则秋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这里,还有自思的杨鼎,有他以自己“十思”的“十思”为“座右铭”,这就是“量思宽、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晦、位思卑、守思佟、退思早”,天天查,日日兑,违者改,好者扬。这是何等的自知之明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唐朝的柳宗元、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郑板桥……这些古代贤臣良吏均用自己的光辉形象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可是,在今天,原湖南省道县县委书记易光明被“双规”后,当地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舞狮子以庆祝。做官做到如此结局,可见政声之差、名声之臭、民声之恶。原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在位时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尽管他自诩为“楚中良将”,而群众则斥他为“五毒”书记。“贴金的面具”见光就化,“泡沫的政声”遇风自破,经不住人民这道关口,所说所做的都是白费唇舌、枉费心机,终究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古人曰:“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正是“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国之安者,必积其德”。据资料介绍,早在1948年,当时,内蒙古乌丹县刚刚解放,新生的人民政府已经成立。可喜的是,那一年可望五谷丰登,大丰收已成定局。可到了入秋时节,一场冰雹突袭了亿合公乡。天灾过后,庄稼绝收的消息传到区委,干部们蹲在地上鸣鸣地哭了起来。区委书记程小同心痛得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大病一场,三年方愈。乌丹县县长王向明离职时,没有官话套话,只有深深愧疚,连声说“见到了乌丹人民受苦,没见到乌丹人民享福,这是我的罪呀。”这情景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一门心思为百姓,息息相通连血脉”的爱民亲民为民的本色。共产党人从建党那一天开始,就是一个“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就把“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写在心坎上,写在党的旗帜上,见诸于全体党员的行动上,把老百姓的疾苦装进自己的行囊,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回应民意。民胞物与,念兹在兹。试看,长征路上的半床棉被见民情,解放上海人民解放军露宿街头见军心,焦裕禄精神见党恩,“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见党性……只有感情到位,“作秀”才会退位,为人民谋利益才会升位。为官要立“为民志”、从政贵在“爱民心”。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以感激之心激发“愧民之情”,一代代共产党人就不会忘记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失职知愧,勇于自责、敢于担当,这一一说明,党是人民的党,民是党的民;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为什么自愿跟着中国共产党?就在于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定;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宝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肉联系,在于把党的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党热爱人民,人民热爱党;党忠于人民,……
  
 
(责任编校   李小凤)
 
基层检察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探索
蒋小平   先明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检察工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不仅要敏锐感知,更要主动适应、积极作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在政法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在“四个转变”上:从实现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高品位物质文化生活转变,从实现外在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理满足转变,从注重现实安全向同步追求长远安宁转变,从单纯受益向同步追求参与社会事务转变。“四个转变”是新时代检察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大逻辑、大道理。进入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最紧密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当前农村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乡村治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我们的调研中,农村社会中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
  (一)乡村空心化问题严重,治理人才流失
在我们调研的乡村中,空心化问题很严重,有劳动力的人群都出去打工,乡村中大部分是老人、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有能力的人出门打工,了解农村熟悉乡情,洞悉农村发展问题的本土精英,不能参与乡村治理中,影响治理效果。
  (二)村民自治后劲不足,治理效果堪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城潮”“打工潮”让有劳动能力的农民离开乡村,人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个体发家致富上,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少,对乡村事务关注降低,对村庄热情降温。今年,村两委换届中,我们发现选民的85%以上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妇女,连选举都不愿意参加,更何况参与日常治理。
  (三)村民维权不畅,干群关系紧张
目前,村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面对一些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矛盾纠纷,维权行动不断增加。但是表达诉求的渠道有限,解决问题的法律知识有限,一旦维权受阻,就采取上访、围堵政府大门等群体性事件,妨碍了社会秩序,加剧干群矛盾,不能有效解决纠纷。
  (四)乡风文化断裂,党组织力量消弱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的家庭观、婚姻观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宗教势力在农村的威望高于党组织,农村的赌博风盛、离婚剧增、弃养老人、纠纷不断。乡村精神缺失,乡风文明每况愈下。
  二、基层检察机关在乡村治理中的探索
  “法律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司法”。灵宝检察院针对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流动检察室,就是充分发挥其灵活便捷、功能齐全的特点,深入乡镇、社区、村组、特别是偏远地区开展检察工作,达到前移检察窗口,掌握社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检察工作的目的。开展流动检察室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推进和落实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找准职能定位,做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我们加强思想引导,充分认识检察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必然联系,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适时成立流动检察室,紧紧围绕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稳定的总目标,按照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院和地方党委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强化担当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们加强组织领导,流动检察室工作纳入本院绩效考核中,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将该项工作作为转型时期检察“亮点”工作来抓,制定《工作意见》,确定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我们设置一辆专用车辆,车身上统一标示“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流动检察室”字样;专门配备3名专职人员,其中检察官1人、工作人员2人;设立服务平台:移动便民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存储法律知识、检务公开、惠民政策、案件查询等信息,可随时方便群众查询了解。明确工作职责,即:1、接收群众刑事申诉,接待群众来访;2、参与环保督查,对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3、受理、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对诉讼中的违法问题依法进行法律监督;4、监督并配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参与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5、结合“五进”活动,开展法制宣传,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6、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和涉农检察,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7、宣传扶贫帮扶政策工作等。严格工作流程,即:一是时间安排。流动检察室要定期不定期到乡镇开展工作,原则上大的乡镇每月安排一天时间,小的乡镇每两个月安排一天时间,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到所需乡镇开展工作。要抓住集市、举办大型活动等时机开展工作,农忙时要深入到田间地头搞好服务;二是提前对接。根据下访巡访日程安排表,一般要提前在乡镇张贴公告、发布信息;三是台账明晰。下访巡访中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现场受理、宣传等工作,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和工作台账;四是办理、转呈。接访的事项能现场办结的即时办结,不能现场办结的,按照程序转交有关部门限时办理,做好事后回访工作。对不能现场办结的事项及时跟踪回访、跟踪办理,直至工作完成,细化责任,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把握群众新期待,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在开展流动检察室工作中,我院始终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宗旨,不断开拓服务群众的新局面,实现检察监督的新突破,呈现队伍建设的新水平。
  以群众意愿为“风向标”,着力服务和保障民生。我们注重调查研究,目前一深入全市100多个行政村,与村干部、人大代表座谈,走访农民群众,听取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院在51个行政村派驻法治副书记,协助各村当好法治建设的宣传员,当好基层群众的法律顾问,当好农民群众的矛盾调解员,当好平安建设的有力推手,提高对检察工作的社会满意度。51名法治副书记参加本村两委换届选举,全程监督选举过程,确保村委换届风清气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同时针对某些村宗族势力直接干涉村级民主选举,不法分子误导群众参与非法宗教活动,越级访、缠访事件频发等突出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制定部署方案,提出了“搞服务、履职责、促稳定”的乡镇检察工作思路。把群众期待作为奋斗目标,从群众最需要的方面做起,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为检察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检察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转变等案上门、坐堂办案的作风,加大执法办案中的专群结合,开展法制宣讲活动。目前,进农村60余次,进社区2次、进企业10余次。我们结合办案实际,专门成立由13名干警组成未成年人“法律宣讲团”,到尹庄实验小学、豫灵镇第一中学等7所中心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并向贫困乡村的中小学捐赠学习和体育用品。4名检察官分别以《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加强防范意识,护航青春花季》、《合理使用网络,助力美好生活》、《敬畏法律,心怀感恩》为题,满怀激情、各具特色、生动活泼,为广大中小学生送去了一次次免费“法治大餐”,赢得全市3000余名师生和家长的好评。依靠群众拓展案件线索来源,进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人民群众建议、批评和意见,实现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努力使执法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
  以群众评价为“试金石”,以工作实效取信于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检察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说到底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呈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流露在人民群众的笑容里。我们把自我评价与人民群众的评价相结合,近期,窗口部门将开展二维码扫码评价机制,善用群众的视角反思服务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三)弘扬“枫桥经验”,做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践行者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流动检察室成立就把“立足乡村,就地发现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目标,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提升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当前,农村工作存在着“信访不信法”、迷信炒作闹事等问题,流动检察室工作就是通过深入联系服务群众,贴近关注民生民情,立足检察职能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我们开展好“以案释法”活动,开展“不捕案件公开听证会”,选取典型案例,邀请村民代表参加,不断强化人民群众法治信仰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我们在集市上设置咨询点,热情接待群众法律咨询,为涉法涉诉问题指明解决路径,对法律方面的疑虑困惑释透讲清,切实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我们充分运用好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村民关注灵宝检察公众号等形式,扩大检察人员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朋友圈,及时捕捉人民群众网上声音,掌握人民群众诉求,依法搞好正面引导和化解。
  (四)坚持标本兼治,做好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检察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解决表面的问题,又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流动检察室工作就在两个字上下功夫,即做足一个“深”字,我们每到一个村都和村两委班子座谈,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需要检察机关做哪些服务;突出一个“实”字,我们争取今年走遍全市189个行政村,联合医院、教委、公安等部门共同进村,杜绝各种花架子、虚招子,立足影响乡村振兴的根本性、源头性问题,以打持久战的精神,全力投入这项工作。
  急则治标,就是要着眼当前,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坚持用好本来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多出实招、硬招、新招,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缓则治本,就是要未雨绸缪、强基固本,从深层次解决影响乡村振兴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我们先后下派3名优秀检察干警,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我们积极进村宣传法律法规、帮助乡村创建“六无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我们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帮助乡村制定村规民约,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帮助乡村建设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机制,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
  三、检察机关在乡村治理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一)办好案件,树立司法机关威信
检察机关服务乡村振兴,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办案上。不是体现在办理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中,而是要体现在所有检察办案领域和办案环节中。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深入摸排矛盾线索,及时准确掌握当地涉检信访动态。要认真办理涉检信访案件,对矛盾问题不推诿、不扯皮、不上交,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对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要提前预警,积极疏导,有效处置,坚决防止因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到位,使个别矛盾演变成群体矛盾,让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对涉检集体上访事件,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院报告,快速协调相关部门介入,将人员稳定在当地,并做好劝返和化解工作。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案件,引导其依法就地向职能部门表达诉求,并将其反映的问题转相关部门处理,形成化解信访问题的合力。要树立法治理念,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涉检信访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努力把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纳入法治化轨道。
 ……
(责任编校   张   怡)

 
转型发展背景下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思考
雷   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推进、多重改革的相互叠加、信息化智能化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检察工作带来深刻影响,检察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检察机关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找准新时期检察工作思路与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的结合点、增长点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是检察机关顺应新形势,谋划新发展,创造新作为的迫切需要。
  一、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高度重视未成年刑事检察在社会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未成年检察工作对象特殊、程序特殊,既要在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执行中坚持儿童利益特别保护的原则,又要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中贯穿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理念,还要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体现出双向保护原则。在实践中科学、理性、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既是检察机关自身强弱项、补短板、重自强的发展选择,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冬云工作室”。该工作室是以南阳市优秀女检察官毕冬云命名,她是一位身残志坚,爱岗敬业的女检察官。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21年来,她共办理了2000余起案件,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CCTV2017年度法治人物”、“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早在2003年,毕冬云主动请缨成立了南阳市首家未成年人刑事办案组,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和做法。2013年以来,她以新《刑事诉讼法》构建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为切入点,正式成立了“冬云工作室”,是全国第一个以检察官个人名字命名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室。据介绍,以“冬云工作室”为载体,还把35名法制副校长吸纳为工作室成员,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帮教,对符合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法律、经济和生活救助,促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并积极开展社会化大预防,注册开通了“冬云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创建了微信群和QQ聊天群,回答未成年人关心的问题。
  在探索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方面,除了河南的“冬云工作室”,还有重庆“莎姐”,武汉“秦雨”,泸州“纳爱”,慈溪“花季关护”,各地虽然称呼不尽相同,但目的相同,效果良好,顺应了新时期对预防和惩治未成年犯罪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三个方面的遵循:
  (一)树立“特殊群体,特殊对象,特殊保护”的理念
未成年人犯罪由于其特殊性,在社会治理中仅仅依靠简单粗暴的打击,形同虚设的预防和蜻蜓点水般的教育引导,很难在根本上减少未成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也不容易构建长远的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体制机制。因此,做好未成年检察工作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司法理念。一是应构建“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提高诉讼效率,缩短诉讼期限,提升适用法律的专业化水平;二是贯彻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发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权的主动性,延伸监督触角,将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落到实处;三是充分考虑未成年人个体情况,贯穿刑事司法的谦抑理念,通过慎捕与慎诉,实现保护与教育、惩罚与挽救并重,为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二)淡化“国家公诉人”的身份,突出“国家监护人”的角色
未年人犯罪行为发生后,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但在追诉犯罪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淡化“国家公诉人”的身份,突出其“国家监护人”的保护者、教育者角色。并围绕该角色实施检察制度创新,寻求更好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模式,如建立少年犯罪预防犯罪基地、引进社会调查员制度、制定帮教计划、建立回访帮教制度、探索案件分流制度、对少年犯罪人试行暂缓起诉制度等。
  (三)把握未成年人司法特殊性特点,形成对未成年人的一体化社会帮教格局
  如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审查逮捕、起诉等环节的法律援助制定实施办法,成立成员相对固定的法律援助律师库;以更有效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切入点,对有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作非罪化处理,试行前科消灭制度;以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为切人点,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对非罪化处理的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管理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学校、监护人、综治办、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及义务,最终形成前期法律援助、中期未罪化处理、后期社会帮教的一体化社会帮教格局。
  二、关注公共利益,顺应群众诉求,积极履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交往中经济利益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被忽视的环境利益、弱势群体利益和其他社会公共利益成为了社会整体发展的短板,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化、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市级与基层检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公益诉讼试点工作,2017年7月1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在全国正式施行。自此,检察机关作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家力量”,登上了公益诉讼的舞台,我国的公益诉讼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河东盐务稽核分所旧址”(以下简称“盐核分所”),建于1913年,位于盐湖区红旗东街64号,是袁世凯政府依据英、德、法、俄、日等五国银行团代表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有关规定而设立的,2004年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盐核分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文物所在单位在未经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并报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与无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某装饰公司签订合同,将“盐核分所”东楼改为茶艺馆,作为营利性场所并对外营业。
  2018年4月4日,盐湖区检察院向运城市文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责令文物保护单位立即停止茶艺馆的经营活动,对某装饰有限公司在无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情况下改造、破坏文物建筑的行为依法处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国家利益。收到检察建议后,运城市文物局高度重视,召集分管领导及执法大队、文物科、法律法规科、盐池文管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对“盐核分所”东楼违规开设茶楼情况进行专题研究。4月9日下午运城市文物局司法大队向该文物保护单位送达《运城市文物局责令改正通知书》。截止2018年5月2日,该文物保护单位已停止茶楼运营,原茶艺设施、宣传广告等已搬移,没有发现损伤文物本体的现象发生。在本案中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依托新增职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起到多重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特征,督促市文物局依法履职,关停文物保护场所非法经营活动,对文物本体进行了恢复,起到了很好的文物保护作用;二是利用检察建议等监督手段,推动负有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提升文物保护法治观念,为保护国有文物、传承历史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三是进一步丰富社会治理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检察机关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更大程度上通过保护公共利益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助推治理结构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深化两法衔接,实现合作共赢,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信息共享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简称两法衔接,是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实现各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执法资源与司法资源的共享,旨在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及时将行政执法中查办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工作机制。当前,许多省市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形成,实现网上移送、网上办理及流程跟踪监督,改变了传统的实地查阅书面材料、发现线索后进行工作指导、意见沟通、案件讨论等环节,提高了办案效率。
  2016年4月份,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武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工人将其购买的九成宫镇铁炉沟村郭某、招贤镇阁头寺村李某等人的刺槐林擅自采伐。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平台上发现此案后,认为武某的行为涉嫌滥伐林木罪,随后武某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5月10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工作人员在浏览“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时,凤县林业局发布的周某涉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件信息引起他的注意。案件信息显示,2016年1月,周某在坪坎村砍伐野生红豆杉3棵自用,经鉴定,该植物为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凤县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周某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遂及时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公安机关立案。8月31日,法院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4000元。可以看出,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在两法衔接方面的工作空间相当广阔,理应在工作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吸纳机制
社会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更应该积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来。当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要将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吸纳机制,让更多执法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对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打击违法犯罪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信息共享和情况通报制度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能有效地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实现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之间、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涉嫌犯罪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办理、案件信息的流程跟踪和监控,从而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协作机制。
  (三)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制度对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证据认定、判决标准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各成员单位要摒弃地方保护、部门利益和抵触监督的情绪,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联席会议上可就法律适用、案件性质等问题向公安、检察机关提出咨询或邀请提前介入,建立联动执法和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合力。通过上述检察工作创新推动两法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促使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形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四、转变发展理念,优化治理结构,通过扶贫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新途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更应该以敢于担当的责任,舍我其谁的勇气,驰而不息的精神加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中。
 ……
(责任编校   刘韶华)
 
当前三门峡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特点分析
王亚磊   聂豫娜
        2018年以来,三门峡市检察机关按照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上半年,共受理审查逮捕涉黑涉恶案件29件125人,批准逮捕27件 121人,其中涉黑案件6件(2起案件分批报捕)38人,涉恶案件21件83人,受理审查起诉涉黑涉恶案件14件103人,全部为涉恶案件,提起公诉4件15人。该院对办理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涉黑涉恶案件呈现六个特点,亟需引起重视。
  一、黑恶势力犯罪的主体结构呈现明显的复杂性
  黑恶势力是有组织性的特殊共同犯罪形式,因而其内部成员所处地位和发挥作用不同,具有主体结构的复杂性。一是领导型犯罪主体。即在黑恶犯罪势力中起组织、指挥、策划的成员,属于主犯中的组织犯。二是骨干型犯罪主体。即除领导型的首要分子以外,在实施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员,属于主要实行犯。三是雇佣型犯罪主体。即以一定金钱和物质为条件,受他人驱使实施指定具体犯罪行为的成员,属于主要实行犯,与雇佣者同为主犯。如湖滨区院办理的以方鹏为首的18人黑社会犯罪组织,由方鹏亲自领导、组织,属于领导型犯罪主体,程飞、郭晶、梁黎明、王杰为骨干成员,属于骨干型犯罪主体,王松、张帅、任少杰、任帅琦、王建奇、王乾兵、张震、马海翔、范龙彪为积极参与者,雇佣型犯罪主体,以明确的层级关系,用微信、电话联系组织成员,参与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以非法讨债、开设赌场、敲诈勒索、“出警”收取出警费、承接土方工程和拆迁工程等手段获得经济收入,并通过“出警”发放出警费、过节发红包、发放现金的方式将所得收入不同程度分配给各层级参与人员,并以此维系该组织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黑恶势力犯罪的主体年龄呈现明显的低龄化
  从我市批捕的黑恶势力犯罪成员年龄分析,呈现低龄化趋势。上半年,我市批准逮捕的涉黑涉恶人员共121名,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共有98名,占逮捕总人数的81.6%,年龄25以下的共有47名,占逮捕总人数的38.8%。如湖滨区院办理刘源等5人涉恶犯罪团伙,成员全部为“90后”,以方鹏为首的18人涉黑犯罪团伙,其成员全部为“80后”,其中有4人为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占该团伙的22%。分析我市的涉黑涉恶案件,一是从文化结构上看,文化结构普遍偏低,大部分为小学或初中文化,文化程度较低,对事物的判断和把握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该犯罪团伙中,高中文化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5人,占17%,初中文化程度为65人,占75%,小学文化为7人,占8%; 二是从违法犯罪经历分析,有违法犯罪经历的人为24人,占27.5%,在组织中占比较大、作用较大;三是从职业分析,社会闲散人员以及一些没有生活来源的社会边缘人更容易纠集到一起形成犯罪团伙。无业人员占全部人员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三、黑恶势力犯罪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黑恶势力犯罪活动范围集中在治安状况复杂区域,主要是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及网吧、溜冰场等处,便于作案和逃窜,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往往成帮结伙,形成了土生土长的地方黑恶势力。湖滨区院办理的张建峡等12人黑社会犯罪集团,长期盘踞在湖滨区城中村梁家渠,把持当地基层政权,代替政府行使职能,控制湖滨区、崖底街道,称霸一方。就我市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特点,黑恶势力犯罪集中在矿山附近区域特征尤为突出。如义马市院办理徐卫星等4人涉恶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徐卫星等人在聚集在义马环保电厂附近,垄断经营平板车卸货生意,其要求运煤司机支付卸车费每车180元;再如渑池县院办理的张宁等恶势力犯罪集团,长期活动在渑池县张村矿周围,破坏经营,抢占矿山,为非作歹。
  四、黑恶势力犯罪组织获取经济来源的手段呈现明显的公开性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有名的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如四川刘汉案,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手段均较隐蔽,往往以正规公司社团的名义出现。反观我市的黑恶势力,他们为了保持本团伙的稳定性,满足成员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物质需要,有的是通过注册公司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敛财活动,如湖滨区院办理的贺菲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表面上经营的百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从事二手车抵押贷款等业务,实际上该团伙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非法高利息诱使被害人质押物品,在被害人无法偿还高额贷款、利息时,强迫将其抵押车辆、房产强行扣押或变卖,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分析我市黑恶势力犯罪组织,从获取经济来源手段上讲多是低层次的,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具有公开性,参与者长期聚集一起,通过实施一些抢劫、敲诈等直接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敛取钱财,为其犯罪提供经济保障。如湖滨区院办理的以方鹏为首的18人涉黑犯罪团伙,在胳膊、前胸等身体明显处纹“般若”“艺妓”“关羽”等统一图案标识,以殴打、恐吓、灌白酒的手段通过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等活动进行“讨账”等非法活动。湖滨区院办理的邓俊全等恶犯罪团伙,直接采用暴力、恐吓等强制手段对湖滨广场停车场外的夜市摊并取“保护费”。
  五、黑恶势力犯罪涉案罪名呈现明显的集中性
  黑恶犯罪势力成员越多、组织化程度越强,其犯罪领域就越广泛,从办理的案件情况看,涉及工程建设、土地拆迁、矿山开采、民间纠纷、二手车买卖、信用卡、赌博等领域,犯罪组织采用直接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等手段,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涉嫌的罪名则相对集中。一是侵犯财产权犯罪。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是黑恶势力犯罪的主要目的,采取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欺行霸市、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或者以经营黄、赌、毒、淫交易,牟取、聚敛、挥霍不义之财,罪名主要为敲诈勒索、诈骗、故意毁坏财物等。二是侵犯人身权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对反抗、不从者,或危害其称霸一方利益的,则故意进行绑架、杀人、伤害、抢劫等暴力犯罪。三是破坏经济秩序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组织独立于常规社会,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形成了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采用强迫交易、非法经营等方式,破坏当地经济发展,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四是妨害社会秩序犯罪。非法控制性特征是黑恶犯罪组织的基本属性,采用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开设赌场等手段称霸一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六、黑恶势力犯罪的社会危害呈现明显的严重性
  ……
 
     
(责任编校   黄春红)
  
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
吴红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可以说是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对老百姓最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
        一、粗放发展是污染成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用超大规模的人口优势、地大物博的资源优势,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当前,生态环境质量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受损严重、环境风险突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仍然较低,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依然艰难。部分区域流域污染仍然较重,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趋紧张。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影响到了耕地质量、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人们在享受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品尝污染问题带来的苦涩。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最大短板”,成为人们的“心肺之患”。其实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经历污染的阵痛。伦敦1952年的严重雾霾导致1.2万人死亡,洛杉矶1943年光化学烟雾夺去许多人的生命,日本四日市1961年因为空气污染引发哮喘病的大爆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多忽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子孙后代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漠视对自然生态和其他生物的保护,由此催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不可否认,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是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而我们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恰恰忽视了这种精神。对大自然破坏多过建设,索取多于奉献。结果就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污染了。生活富裕了,生存却成了问题。如果人们没有了健康,再亮眼的GDP也会缺少生命的光泽。每天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看到头顶的蓝天,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幸福感又能有多少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决定了我们坚决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要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二、美丽中国是追求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复杂、不容乐观。人们生活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就会越来越高。在今天的中国,“求生存”变成了“求生态”、“盼温饱”变成了“盼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所以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化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治理生态环境。它们凭借几百年工业化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资源投入生态环境治理,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才使其自身的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但是这个把国内大部分的高污染产业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向比他们落后的国家转移的经验,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道义角度来说,都不是中国所能够利用的。因为今天的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在环境治理方面,也要像中国今天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一样,必须在解决好自己问题的同时担负起世界责任,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往其它国家转嫁环境污染。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们看到,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表现出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讲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云南大理的洱海边,他要求“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更清澈。”而且特意叮嘱要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他勉励工人“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在人大代表团座谈时,他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对环保高度重视,正是因为把握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规律,认清了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建设美丽中国,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了决心,更担起了责任。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认识进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国家向着全面小康的绿色进军,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要使全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就必须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三、绿色发展是路径选择
  破解生态难题,建成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是理念的秉承,更是路径的选择。在中国现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这发展必须转型,“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所以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更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彻底去除GDP考核的“紧箍咒”,把经济增长从单纯的速度导向,转为更加重视环境和民生。全面打响“呼吸保卫战”,由于大气污染的流动性,单靠某一个省市防治,显然无法达到目的,要整个区域联防联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对违法企业,不论是谁,都要依法追究,甚至让它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达的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这些都是为了遏止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这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更重要的目标追求,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严格的硬性指标;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在实现“百姓富”的同时还要“生态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以此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短视行为。尤其明确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要审计,如果损害了生态环境,责任就要终身追究。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体现的是党中央炽热的民生情怀,更是坚定的责任担当。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推动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
……
 
(责任编校   张   怡)
 
发挥公益诉讼职能   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困境
张伟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市级与基层检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公益诉讼试点工作,2017年7月1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从提出构想到付出实践,从积极试点到全面铺开,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在督促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及时履职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公益诉讼的定位是法定之诉、督促之诉、协同之诉、补充之诉,因此要正确地看待诉前程序,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与检察机关应该相互沟通交流,创新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公益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概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指检察机关在工作中、媒体宣传报道中或公民、法人、其他组织通过控告、举报等途径发现依法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应当先向该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及时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在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拒绝履行、打折履行并超出法定期限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有权提起环境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性条件。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特征
  1、履行职责的法定性。有法可依是检察机关启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必要条件。根据《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第四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第2款、3款规定,检察机关只有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且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的情况下,才有权依照《实施办法》和两高《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诉前程序的先行适用由此具备了法定性的特征。 
  2、行使方式的特定性。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最重要的方式,内容十分重要。为了解决后续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正当性,必须提高检察建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一是检察建议要仅仅围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所涉及相关事实、行政机关具体职能和违反相关法规等进行充分调查核实,提升检察建议的准确性;二是检察建议要紧扣行政违法行为,突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做好论证分析、释法说理工作,突出检察建议的说理性。
  3、履行期限的时效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具有时效性,才能显出权威性、紧迫性和督促性。人民检察院在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向相关环保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环保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后两个月内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出现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继续扩大等紧急情形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十五日内书面回复。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依法履职或怠于履职导致公共利益持续处于损害之中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将通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实现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4、后续衔接的强制性。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条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诉前程序的后续发展,具有程序性、强制性的特征。从立法层面看,诉前程序是实现零诉讼的一种理想状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才是整个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立的根本。“诉讼是办理公益案件的最后手段,也是最刚性的监督手段。”检察机关通过自身职能和诉讼制度的权威和强制力实现公益诉讼的目的,而且,以此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和相关主体起到一种直接警示的作用,从而为诉前程序效果的实现提供司法保障。
  二、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价值
  自2015年7月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截止2017年5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886件,其中通过诉前程序纠错案件6183件,占总案件量的78.4%。河南省检察机关自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开以来至2018年5月份,按照高检院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奋力攻坚,共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70件,其中行政公益诉前程序案件347件,占总案件量的93.8%。由此可见,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对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及时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持续侵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检察机关外部监督与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内在统一。
  (一)诉前程序体现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相互独立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有效补充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国家司法权、行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是服务国家,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西方国家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不同,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之间并不存在权力的高低之分、从属之分,三者相互独立,共同源于权力机关。司法权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专属性、终极性的特点,由于检察机关属于司法机关,检察权兼具司法权的特点,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利益上,应该坚持行政权优先,司法权在后的顺序。对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理应由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及时救济,但在行政权的实际运转过程中,行政机关出于主观因素使然或客观环境限制,不履行、怠于履行、打折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仍然处于持续侵害中,此时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既是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又是对公共利益的后位补充保护。
  (二)诉前程序有助于提升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和主动履职的能动性
  在现代行政法理论体系中,行政权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其基本任务就是保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检察机关通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一步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依法履职,优势明显。一是检察机关的权威性较高,通过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能够引起行政机关的重视,及时、有效履职,依法保护公共利益;二是检察机关专业性较强,提出的检察建议事实清楚、证据完备、引用法律得当,既能指出行政机关的失职之处,又是对行政机关的一次普法宣传,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三是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检察权和行政权,特别是在地方,检察权的依法行使和正常运转需要行政机关的大力配合,行政机关工作的有序推进也需要检察机关的支持和参与,两者联系密切。通过诉前程序这种“柔性司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机关对检察监督的抵触情绪,使行政机关顺利平和接受建议。
  (三)诉前程序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公益诉讼效率
  司法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具有稀缺性、有限性,并不能无限支取。顶层设计的立法者设置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初衷和内在逻辑就是希望大量的保护公共利益的案件在行政诉讼前得到解决,最大限度减少诉讼,节省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浪费。从公益诉讼试点情况看,“诉前程序表现出强大的分流功效”,大幅度降低公益维护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体现对“公平”“效益”两种不同价值的平衡,有效地实现了诉前程序自身价值。
  三、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存在的问题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在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职,依法保护公共利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作为国家的一项新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能,在设计、试点确立、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中的行政不作为难以认定
  诉前程序只有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仍未履行法定职责,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才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因此,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即我们通常理解的行政不作为成为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定理由。但在实践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许多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织,互相依赖,很难认定。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已经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但相对人没有按期履行相应的义务,是否构成不作为;二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实质性地履行了义务,但对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未回复或回复不全面,是否构成不作为;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向污染企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但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企业整改也未实际到位,是否构成不作为;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已经履行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但公益侵害的救济还依靠上级机关或其他机关配合、支持、鉴定、恢复等,此时是否认定不作为;五是履行了一部分,但没有全面履行是否属于不作为等,都是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需要加以严格认定的问题。
  (二)公益诉讼的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难以把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两种类型: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某类案件兼具行政和民事两种特点,因此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除采用上述两种类型外,还采用了结合此两种类型的第三种类型: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两高关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又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新的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实施办法》虽然分别规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和诉前程序,但并没有规定一个具体案件同时具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时,如何选择诉讼类型和诉前程序,是任意选择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行政公益诉讼,还是将两种诉讼合并,提起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因为诉讼类型的不同,诉前程序也有很大的差别,是按照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依法督促或者支持对民事公益诉讼享有优先权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起诉,还是按照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通过向行政机关发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如果是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又该如何履行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制度供给亟待加强,检察建议缺乏权威 
  一是环境公益诉讼关乎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涵盖范围广、涉及面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对一些经济大户、税收大户企业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网开一面”,影响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且当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机构改革,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合并、重组和完善都间接影响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实施;二是环境公益诉讼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目前仅仅依靠最高检的《实施办法》、两高的司法解释和行诉法、民诉法细枝末节的法律修改完全不足以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及时、依法履职的最主要方式是检察建议。但检察建议不具有强制性,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诉前检察建议仅具有督促、提醒、建议的功能,不能强制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行政机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接受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了诉前程序的价值体现。
  四、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提起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意见建议
  (一)准确、科学认定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警戒线”,行政不作为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导火索”,认定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不作为必须要正当、合法、科学。建议
从以下四要件进行认定。
  1、法律要件。首先必须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具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赋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义务。
  2、客观要件。由于行政不作为的情况盘根错节,复杂多变,如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或者敷衍应付、推三阻四,可以直接认定为行政不作为,如果行政机关已经采取行动,但囿于资金、技术或者鉴定等需要时间,法定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行政相对人已经停止公共利益侵害,积极整改,就要结合个案实际情况具体加以考虑。
  3、主观要件。主观上是故意,但对于因客观环境、难以克服的外部因素导致未能履职,也不能认定为不作为。
  4、因果要件。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不作为与公共利益受到持续侵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建议专业性、针对性、可行性
   生态环境领域由于其专业性高,搜集证据难、鉴定时间长等原因,检察建议必须具有说服力。
  1、实体上要公正。检察建议要有理、有据、有节,检察建议的内容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事讲清、理讲明、法说透,重点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律职责、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失职与公共利益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做到法律适用正确,案件事实清楚,具体建议可行适中,避免出现检察权对行政权的过分干涉,影响检察建议的效果。
  2、程序上要合法。诉前程序中向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是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因此检察建议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依法送达,并留给相关部门法定履职期限,在履行期限届满,行政机关仍然不作为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有权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责任编校   张   怡)
  
2018年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
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梯队
乔晓岚
 
  2018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3%)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0%)1.7个百分点,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居第6位,位次与2017年相比前移3位,跻身全省第一梯队。
  一、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总体特点 
  (一)城乡市场协调发展
        2018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245.11亿元,增长11.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0.60亿元,同比增长10.6%,城乡市场同步发展。
  (二)行业零售稳步增长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3.13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批发业增长11.1%;零售业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0.61亿元,增长11.4%。其中,住宿业增长9.5%;餐饮业增长11.6%。餐饮业增速分别高于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0.5、1.0和2.1个百分点,餐饮业成为行业零售增长的领跑者。 
  (三)消费形态凸显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从消费形态看,2018年,全市餐饮业收入完成6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商品零售额463.75亿元,同比增长10.6%,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0.8个百分点。
  (四)网络销售快速发展
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9433.5万元,比上年增长25.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733.7万元,同比增长79.7%,网络商品零售和网络餐费收入分别高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7和69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成为持续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五)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相关的商品快速增长
        从2018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来看,一是消费升级类、文化娱乐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饮料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汽车类分别增长44.5%、41.3%、20.9%、15.7%和15.2%,分别高于全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30.6、27.4、7.0、1.8和1.3个百分点。二是以住房改善为主的消费品稳步增长,五金电料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28.6%和15.1%,增速分别高出全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14.7和1.2个百分点。
  (六)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居全省位次不断前移
        2018年,全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29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批发业518.21亿元,增长11.5%,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位,位次比上年前进4位;零售业659.09亿元,增长13.4%,增速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前进7位;住宿业24.26亿元,增长12.1%,增速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前进5位;餐饮业92.90亿元,增长14.1%,增速居全省第10位,比上年后退5位。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增长速度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4.9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8%,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6%)9.8个百分点。部分县(市、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占比不足10%,其中渑池县占比5.3%、陕州区占比5.4%、灵宝市占比5.7%、卢氏县占比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门峡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总量及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与全省的差距较大,需予以高度关注。
  (二)网络销售规模有限
        近年来,三门峡市网上销售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但由于三门峡市电商发展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大规模、高质量的电商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虽然增速较高,但规模较小,占比很低。2018年,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仅占全部限上零售额的1.1%,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三)汽车类商品增速持续回落
        汽车类消费近年来一直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三门峡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为26.34亿元,占全市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的比重达30.3%。受全国范围内汽车产销下滑的影响,虽然三门峡市2018年全年限上汽车类零售额保持了15.2%的较高增速,但整体看来,限上汽车类增速也呈回落趋势,尤其是11、12两月当月增速更低至10.1%和3.6%。市场保有量趋于稳定、汽车产业发展高峰期已过、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结束等因素将持续影响汽车销售市场的繁荣,新兴的、大规模的消费热点亟待培育。
  (四)过高房价打击居民消费信心
        虽然商品房销售对消费品市场中家居、家电装潢材料等市场具有滞后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居高不下的房价却是抑制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于租房者或潜在购房者来说,房价的不断上升将迫使他们为积累购房款而减少消费,间接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发展。
  (五)保障体系不完善影响消费信心
        当前,基本生活开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支出仍是百姓生活支出的主要部分,就医难、入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等问题仍是困扰百姓的主要方面,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
  三、促进全市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引导企业扩大规模,加大达标企业入库力度
        一是通过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市场经营主体尤其是限额以上单位的培育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努力使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活跃。二是加大摸排工作力度,尤其是加强对零售业、餐饮业这两个支撑零售额增长的主要行业的摸排,对于已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对于有潜力的成长企业要及时跟踪回访,达标后及时纳入限上统计。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助推企业融合发展
        一要结合三门峡市企业特色,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引导企业由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多元、现代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经营方向转变,扩大三门峡市网络消费市场的规模。二要结合三门峡市城市特色,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作为突破口,出台鼓励政策,培育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实现纯电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填补多数县(市、区)没有限额以上纯电商企业的空白。
  (三)持续不断改善民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地方政策性福利支出,健全工资增长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就医难、入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等问题,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积极推进消费品市场发展提质增效,科学引导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养老保健等升级消费,开发和培育绿色消费、安全消费、文化消费新热点。
  ……
 
(责任编校   张   怡)
 
对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分析研究 
薛彦宁
 
  中国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并兴起的独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终止了沿袭约40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从蹒跚学步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爆炸式发展强有力地带动了国民经济与城镇就业,但相对地高房价、“炒房团”等也带来了一系列民生问题。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控制不断高涨的房地产价格,政府肩负重要责任。
  一、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历程分析 
  由于反映周期波动最本质的是供给与需求变动的指标,供给我们主要选取反映房地产市场状况的房地产年投资额,需求变动我们主要选取反映市场销售的商品房施工面积、销售面积。
  从数据来看,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动基本一致。我市的房地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影响,反映房地产发展水平的开发投资出现阶段性的增长,形成5个明显的周期:
  1、1986年-1991年,真正意义上的我市房地产是在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才出现的,到1991年间,刚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循环周期,在该阶段,以中房公司下属2个分公司为代表,我市房地产从无到有,并取得了第一次蓬勃的发展,最终在1991年跌落到这一周期的谷底,1991年房地产施工面积首次出现负增长。
  2、从1992年-1997年,这一周期的发展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转折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房地产业的“迅速膨胀”,到1996年再次跌到谷底,房地产投资增速第二次出现负增长,为-18.5%。 
  3、1998年至2003年, 1998年我国开始住房制度改革,开放了房地产市场,这些促进房地产的政策开始逐渐释放作用,极大刺激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再一次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活跃,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增长率开始逐步回升。到2003年再次跌到谷底,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20.6%的负增长。
  4、2004年至2014年,这是一个以稳定为发展特征的周期,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增长率开始逐步回升,平均增速57.85%。
  5、2014年至今,房地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健康发展。虽然投资额增速放缓,但增速稳定,且由于房地产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增长绝对值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市委市政府政策指导下,稳定房价、整治烂尾楼等措施,使得销售面积稳步增长,增速喜人。
  对我市房地产这五个周期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后两个周期比前三个周期显得平缓得多,没有出现过去的大起大落,而是稳中有进。
        二、我市房地产投资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下表显示了我市从1990年至2012年22年间的房地产年投资完成额与GDP及其增长率
      (一)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
  从总体上看,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在趋势上具有十分明显的拟合关系,总体运行趋势一致。虽然个别年份在波动运行轨迹上存在例外现象,但并不影响两者在总体运行趋势上的一致性。
  (二)波幅大于宏观经济
  正是由于我市房地产业经过了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因此与全市宏观经济波动振幅日益收敛的波动趋势相比,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幅度却明显较大。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房地产业在重新恢复后经过快速发展的必然代价。从2008年以后房地产经济波动幅度大幅降低且逐年平稳的情况来看,反映出我市房地产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发展之后逐渐走向成熟的产业运行趋势。可以预期,随着经济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市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振荡将会进一步减小,房地产业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三、我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业的周期会产生较强影响,使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呈同向发展趋势,房地产周期略早于宏观经济周期。当宏观经济萧条时,由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也不活跃,而一旦政府刺激经济,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来促使经济增长,社会生产资源就会向带有国民经济前导性和基础性特征的房地产业转移,由此推动房地产业率先复苏,进而带动宏观经济进入扩张期。在扩张期,房地产周期晚于宏观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但因其复苏较快,早于宏观经济周期达到繁荣阶段。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在政府通过提高利率、紧缩通货膨胀等政策冲击下,房地产需求降低,房地产投机被抑制,社会资源率先从过热的房地产领域退出,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并且在收缩阶段持续时间长于宏观经济。
  (二)政策因素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一个最大的因素就是国家政策的引导。1989和1990年房地产周期的第一次衰退是由于国家对房地产业采取的紧缩政策;1992年到1993年房地产业在第二个周期的复苏和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营造的宽松环境;而1997年的再次跌落谷底归根结底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2004年以后,我国多次出台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这对防止当前我国房地产业过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3年底以来,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去库存,我市房地产业也呈现出投资降温、消化库存,整个行业走上健康稳步发展的道路。
  (三)投资因素
  由于投资是宏观经济中最为动荡不安的领域,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是由投资波动引起的。近几年我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而消费一直处于不足状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也与房地产投资密切相关。投资主要对房地产业的供给产生影响,如果投资发展较快、结构合理,投资的信心会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房地产业,这样房地产业供给会有较快的增长,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相反,如果投资低迷,供给就会下降,而这种投资的低迷会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的悲观情绪,需求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投资的波动会促使房地产业的同向波动。
  (四)消费因素
  消费因素主要影响需求,消费波动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同投资一样,也是同向的。就我市的情况而言,由于1998年以后房地产需求存量的释放,加上我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房地产业需求一直较为旺盛。随着我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意愿的加强以及房地产产品的不断丰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短期看,我市房地产需求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此后几年因消费不足对房地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四、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
        房地产业属于前导性行业,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休闲活动,都离不开它,房屋不仅具有商品的经济属性,而且还具有民生保障属性,因此房地产市场也属于政府主导性行业,政府的政策对房地产影响非常大。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应对,建立并完善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深化房地产供给、流通、管理及保障制度等体系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变革,综合运用财政、货币、金融和产业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房地产投资行为,以促进行业发展并由此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防止过热或过冷的不利影响出现。 
      ……
(责任编校   李小凤)
 
新时代基层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考
赵静静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意义重大而深远。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阵地,需要不断探索提升培训质量的有效路径,激发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新时代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强烈需要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基层党校就必须把新思想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并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基层党校作为农村连接国家政策的重要一环,须站在推动实施该战略的前列,就中央政策如何落地、发展思路如何理顺、工作理念如何创新等问题进行宣讲培训,切实当好理论解读者和政策宣传员,帮助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一方面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另一方面凝聚起各方社会力量。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
        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现实中,部分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老弱党员往往被忽视,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一年不足一次。因此,亟需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最
后一公里”,覆盖基层范围内的全体党员。通过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当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基层党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往往是教师授课滔滔不绝,但学员反应冷冷清清,或者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高高低低。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的问题。
  (一)从整个教学体系上看,教学体系不够科学完备
        第一,培训目标模糊雷同。即通过培训使不同班次的学员在知识、理论、能力和党性修养等方面应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的目标,基层党校缺乏差异化设计。这就进一步导致培训主题不够明确,课程安排大同小异。第二,课程设计导向偏差。由于教师偏少, 基层党校设计课程时,多以教师为导向,而不是以干部需求为导向。往往是教师对什么课感兴趣,就准备什么课,教师准备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还有拼凑课程之嫌。第三,教学管理形同虚设。基层党校的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小教师、大学员”问题,使教师们必须考虑工学矛盾、学员的职务、年龄等各方面因素,对于课堂上接打电话、来回走动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形,通常不敢管,听之任之。第四,培训效果难以考核。干部教育培训并非单纯的知识性教学,还包括能力和党性修养的培育,但是如何判断培训后学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党性修养是否得到锤炼,是否将培训内容入脑入心并学以致用,缺乏可操作性。另外,学员间相互评价的借鉴意义也十分有限。第五,教育影响不够持续。短期内来看,培训确实对党员干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但有些党员只是“激动一阵子”,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就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能够“铭记一辈子”的不多。
  (二)从教授主体上看,教师队伍不专、不钻
        教师是保障党校教育培训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但由于受现实条件制约,基层党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构成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法律专业等科班出身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缺乏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质量。第一,教学内容上,一是重要的专题缺位,如经典原著导读、“依法治国”等在基层党校课堂较少体现;二是一些理论讲不深、讲不透,不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是导致学员反应冷淡、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的最大原因。三是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缺乏,“是什么”和“为什么”讲得多,“怎么做”和“现代启示”一带而过,或者脱离干部工作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第二,教学形式上,一是仍以传统灌输式教学为主,通常是教师自说自话,但不善于设置互动问题和眼神交流,缺乏与学员间的良性互动。二是教学创新未触及根本。近年来,基层党校也在不断谋求教学手段的创新,但总体来看,只新在“皮”而未见“骨”,效果不甚理想。
   (三)从教授对象上看,学员不真学 、不真信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真学真信才能实现教育培训的真正价值。但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一方面,部分学员只是单纯地将培训当作组织安排的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端正。还有部分学员认为,教育培训对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未来发展并无太大助益,存在功利主义的学习思想。另一方面,一些客观条件也制约着学员的学习效果。例如,工学矛盾,此类现象在基层党校课堂表现尤为突出,学员在权衡后果之后通常选择了解决工作难题而放弃课业,尤其是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出勤率。此外,党校教师“埋头搞学问”的职业特性,容易让领导干部认为其不了解社会的负面现象,对培训内容不真信,甚至部分抵消掉党性教育效果。其他主、客观因素如重复参训等问题也都易使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四)党校缺乏自主权
        由于干部管理归属组织部门,因此,通常情况下,干部培训班次、培训时间以及参训人员等都是由组织部确定,基层党校只承担培训和教学任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培训结束后,如果考核任用和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的表现不挂钩,将无法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教学管理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三、提升基层党校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要坚持高标准办学,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抓手。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基层党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认真做好“结合”这门功课,才能持续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坚持突出主课主业与差异化课程设计相结合  
        新时代,党校课程安排必须抓住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课主业不放松。理论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贯穿于全部班次的课程当中,且要更加深入。党性教育要突出时代性,注重党史教育,更要紧扣新时代党所面临的形势与使命,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不同班次的特点,对课程实行差异化设计,兼顾政府中心工作和不同岗位需求,丰富培训的目标层次。如对于领导层的党员干部,培训要突出全面性,着重提升国家大政方针把握能力、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和理论素养等;对于普通党员干部,培训要突出党性,强化身份意识;对于年轻后备干部,培训要突出实用性,拓宽其视野,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要突出专业性,提升农村工作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注重 “教”、“学”、“悟”相结合
形式与内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两大关键点。干部教育培训要以形式吸引人,以内容说服人,最后达到启发人的目的。
  教学形式上,党校教师要拒绝灌输式,可根据集体备课时评课人提出的疑问点设置有效的互动问题,引导学员融入。也可探索运用访谈教学等方法,或将“革命烈士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诗文、家书用于干部教育”,组织学员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实论坛教学。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中,渑池党校的做法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戴党徽、唱红歌、温誓词、听党课、强党性等规模空前的教学形式所带来的强烈仪式感,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达到了情理相融的效果。
  教学内容上,要寓“深”于“浅”。一方面,摆脱简单解读式的政策说教,而要以问题为导向,组成课题小组共同挖掘课题内涵,进行深度的理论分析,启发学员举一反三,解决具体问题。同时,还要以“浅”语言讲述“深”内容。基层党校可通过举办演讲、朗诵等语言类活动,提升教师的语言组织、转化能力,在课堂上将理论化、专业化的语言转化为基层语言,缓解教学和学员工作实际脱离的状况,切实解决教需分离、学用分离问题,并使教育培训“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三)探索“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党校教师走出课堂是深入了解基层实际、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空谈,掌握课堂的“活教材”,基层党校教师就必须走出去,扎实做好调研工作,并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教学实效。此外,党校还要搭建教师走出去的平台,定期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
(责任编校   李小凤)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