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七种能力 争做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干部 贾书君
作者:贾书君编辑时间:2020-12-15 14:29浏览次数:
提高七种能力 争做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干部
贾书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秋季中青班开班仪式上,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了“七种能力”的要求,这为我们干部修德修身、强学强能提供了科学指导与根本遵循。
一、着力提高政治能力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我们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一)加强政治理论武装
抛开了理论“底色”,就难以分清“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问题,涉及到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是关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明确政治方向并坚定政治方向,才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偏不离,才不会犯颠覆性错误。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我们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经常性地在政治上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三)自觉加强政治历练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带头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加强政治历练。要积极投身实践,强化政治担当,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涉最险的滩涂、啃最硬的骨头,把艰苦付出当作个人成长的磨砺基石,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
(四)练就一双政治慧眼
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要重视和善于观察分析形势,特别是要把握政治因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五)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要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决不能当“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两面派,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始终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
(二)增强执行能力
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速度,执行的力度决定事业的深度。荀子讲:“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态度端正了,工作的标准自然就提高了,工作起来才会更加专注认真。要在吃透上级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规定动作做细、自选动作做亮。要懂得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先办什么后办什么自己心里要有数,不能工作一多就不管不顾、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三)注重跟踪问效
抓落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才能出成绩、出效果,实现既定目标。要经常反思、反问自己:有多少政策措施、活动方案制定出来、印发下去,就不管不问、没有回音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到基层去看一看工作进展到哪一步、落实得怎么样了?真正把功夫下到抓工作的部署、执行、问效等关键环节上来,着力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见得实效。
(作者系三门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校 黄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