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管理

科学家发现粮食系统增效可有效支撑我国碳中和

【内容导读】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瀚程课题组与合作者日前研究发现,粮食系统增效可有效支撑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生物质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备选手段,而我国需要结合适度放松粮食贸易、提升作物单产、减少粮食浪费以及... [点击查看详细]

四川卧龙发现植物新种

【内容导读】 近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兰科植物科考最新成果,兰科植物大家庭又增新成员卧龙卷瓣兰。 卧龙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程跃红联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对该物种进行形态学研究及DNA分子分析,... [点击查看详细]

中国科学家创制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

【内容导读】 激光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发明之一,60多年来,13项诺贝尔奖与激光技术密切相关。非线性光学晶体可用来对激光波长进行变频,从而扩展激光器的可调谐范围。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 [点击查看详细]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启动建设

【内容导读】 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7月12日在武汉开幕。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正式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建设。 按计划,该星座将于2023年12月发射首发星;2024年完成9星业务验证星簇发射,并完成卫星数据公共服务平... [点击查看详细]

“盐光互补”实现一地三用立体循环

【内容导读】 7月11日,记者在天津长芦海晶集团看到,在蒸发区整整齐齐地架设了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就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近日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在保证土地性质不变、... [点击查看详细]

上半年,载人航天“成绩单”亮眼

【内容导读】 从圆梦乘组出舱、返回,到博士乘组亮相、进驻;从第二届天宫画展除夕上新,到一系列在轨科学实验和试验顺利进行半年多来,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的中国空间站,留下了许多高光时刻。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3中国... [点击查看详细]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竣工发运

【内容导读】 7月13日,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竣工验收、启航发运,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创新和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跻身世界前列。 玲龙一号反应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 [点击查看详细]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