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三门峡新农村返乡创业研究

作者: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课编辑时间:2024-04-25 17:36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视域下三门峡新农村返乡创业研究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课题组

  一、当前三门峡市新农村返乡创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现状
  三门峡市坚持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工程,从政策、机制、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丰富创业载体、畅通创业渠道,打破制度“藩篱”,清除政策“壁垒”,为返乡创业者开拓出一条“归雁经济”发展路径。 目前,全市返乡创业达39287人(脱贫劳动力1094人),创办各类市场主体37900个,带动就业120779人,呈现出人数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成效越来越明显的良好态势。已拥有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1个、示范园区2个、示范项目20个、创业之星9个。
  (二)主要做法
  1.顶层高位推动。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以来,市里多次召开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特别是2020年11月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场观摩会后,12月我市接续在卢氏县召开了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场观摩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创新举措,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工回乡创业,从规划、环境、政策、平台、服务及典型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我市返乡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2.政策资金撬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措施,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我市出台了《三门峡市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评审认定办法(试行)》(三政办〔2021〕9号)等三个办法,着力营造浓厚返乡创业氛围,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评审认定了2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3个示范园区、8个示范项目、14个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正在向财政争取奖补资金270万元。全市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58.5万元。
  3.完善服务拉动。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指导辅导,全力服务保障返乡创业。
  一是开展多层次创业培训教育。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专项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各类返乡创业者的创业能力。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达13305人,创业指导18380人次。
  二是完善服务平台。市、县、乡(镇)充分利用创业担保服务中心和乡镇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返乡下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站式”服务。返乡下乡,创业者可享受年补贴最高限额1万元的创业运营补贴;可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系列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获得项目展示、成果转化、融资对接等机会。
  三是强化专项服务。打好“乡情牌”,持续念好“返乡经”,深入开展“五个一”专项服务活动,印发慰问信2万封,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150余场次,发放返乡创业政策宣传品3万份。特别是2021年,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倪爱武带队赴苏州市、宁波市看望慰问留在当地过年的三门峡籍务工人员,通过发放返乡创业宣传册、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三门峡支持返乡创业政策措施,鼓励在外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创业。
  四是加强创业指导。组织以人社、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团,以及省级农民工导师服务团专家,根据返乡创业者实际需求,通过“会诊式”“结对子”等方式提供专业服务1800余人次。
  4.乡村产业带动。一是搭建创新平台。依托我市果、牧、菌、药等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为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1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今年全国农村创业园区目录调整后,我市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4个。





……………………………………………………………………………………………………………………………………………………………………………………………………
 
  
(责任编校   黄春红)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