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张欣慧编辑时间:2024-11-06 10:35浏览次数: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张欣慧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了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摆在重要位置,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当前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多重压力交织、挑战并存的严峻考验,行进于重担在肩、砥砺前行的关键征途。实现美丽中国之梦,征途漫漫,任务繁重,亟需我们凝聚共识,奋力前行。新时代新征程上,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如期完成建设美丽中国的改革任务,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一、 生态环境治理目标日益明确,绿色低碳发展深入人心
  从GDP到绿色GDP,改变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更是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双碳”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设定了约束目标。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治理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更新,绿色低碳发展逐步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
  (一)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逐步完善,范围日趋广泛,模式不断更新
  国家政策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环保意识,规制着人民的环保行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进一步深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美好生态环境便是美好生活的关键一环。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这一战略导向在密集出台的政策文本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这些政策不仅广度上覆盖了化石能源、河流湖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多个关键领域,还深度渗透至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彰显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决心。在治理主体的构建上,政策设计巧妙地整合了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了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治理机制,确保了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环境治理手段也实现了从单纯的目标型指引向更加精细、更具操作性的工具型指引的转变,为具体实践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基于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变得日益清晰而坚定。政策导向不仅聚焦于当前的环境问题,更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作者系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校   刘韶华)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