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战家书精神铸灵魂

作者:李长山编辑时间:2025-08-28 10:05浏览次数:

以抗战家书精神铸灵魂
 
李长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纪念活动中,重读那些抗战家书,有着“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之怀。抗战家书的信纸、信封等实物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信中的内容、思想、精神、情怀属于精神文化的写真。在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里,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战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在抗日的年代里,英烈们写下的篇篇家书,一字一句都传递着困难当头之际的人间悲欢。有对民族的挚爱,有对保卫祖国河山的壮举,有对真理的追求,有对爱国主义的献身,有对朋友和孩子的期许,有子女对父母的孝,有对亲人和爱人的深情,那浓浓的纠结与顿悟、忧愁与喜悦,给人以道德的升华、文明的构建、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崇高。抗战家书的背后是时代的风云,内容丰盈、情感真挚、自然朴实、亲切温馨、情真意切、直抒胸臆,十分珍贵。今天,我们品读和感悟英烈们一封封书写的抗战家书,仿佛穿越时空,聆听英烈们的心灵告白,仰望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以抗战家书精神铸魂,升华爱国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
  从抗战家书中,我们感知信仰铸魂是一门政治主课。对党的信仰,是刺破黑暗苍穹的力量,是照亮未来路途的灯塔。无数英烈参加革命,只为心中崇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信仰崇高,可胜顽敌,为人类造福,撼山岳、铁打铜铸江山万代红。党旗、国旗、军旗的颜色,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精神的本色。抗战的艰苦环境,正如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如此慨言。这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啼血呐喊,这是对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呼唤,长夜如晦,屈辱如山,民族危难,英雄出发!斗争,流血,倒下,后来者继续前行……这就是抗日英烈者的风骨、信仰。正如一位诗人抒发的那样:“它是喉咙里吼叫的雷霆,它是血管里咆哮的江河,它是胸膛里喷射的烈火,它是生命里锻出的真铁,它是灵魂里呼啸的利剑”。抗日英烈们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举,波澜壮阔的奋斗篇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真理之光,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读抗战家书,我们感知最深刻的道理就是信仰的力量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名将左权写给叔父的信“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和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相信这条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这钢铁般的语言,抒发出他“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坚定信仰和信念。许多战友回忆左权,依据他的战斗经验和战斗素养,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的“铁壁合围”中,他完全可以突围过去,但为了军民们的安全,他选择了殿后工作,体现了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再如,共产党员金万昌在日寇的监狱里写给兄长的家书坚定着愚公移山之志:“我知道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牺牲……,我在死前一分钟,都要为无产阶级工作”。他激励兄弟们“坚决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最后胜利的时候”。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如果没有信仰的“高地”,整个社会就容易失去前进的方向,陷入道德迷茫、精神迷失。英烈的头颅在天地之中高昂,那是冬天不屈的礼赞;英烈的心灵在磨难中微笑,那是春天的语言;英烈胸膛在牺牲中挺直,那是正义的勇敢;英烈爱憎的品格在星空中闪烁,是永恒不灭的光环。我们问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支配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英烈们的每一封家书,都是对敌战斗的精神原子弹,对信仰的坚定,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誓言。“他们的青春,因信仰而炽烈;他们的青春,为信仰而燃烧。”如游龙般天矫,似雷响震环宇、见怒气冲霄汉。英烈的壮歌长存,人民的心头永热。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英烈们在风雷如晦的日子里,纵使直面生死威胁、严刑烤打、权财诱惑,信仰如磬,坚决为革命战斗到底。我们理直气壮地说,每一次回眸历史,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每一次聆听英烈之声,都是一次精神磨砺;每一次壮烈举动,都是一次生动教育。英烈们因信仰而热血沸腾,因信念而热血方刚,因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在这里,杨靖宇是忠诚的代名词,吉鸿昌是崇高的标示牌,赵一曼是伟大的风向标……,英烈之魂,先烈之血,浇灌神州参天树;英烈之魂,先烈之功,遍地硕果累累。抗日英烈,是军之剑、国之干、民族之魂。他们是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的人,是“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点”的人。我们怎么不为之振奋、为之敬仰、为之放歌呢!每一个先烈,无不是“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而死”的铁血勇士,促使我们用英烈抗战家书精神化灵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信仰就是最高目标,勇往直前毫不动摇;信仰就是生命,愿为革命牺牲一切;信仰就是奋斗动力,自强不息从不懈怠。信仰似灯塔,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似脊梁,使人昂首挺胸,担当起不同时代的重任;似隧石,愈是敲打越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坚定信仰、无限崇高,信仰在胸怀、永不动摇。如今,在英烈为之战斗、为之牺牲、为之长眠的土地上,到处山花烂漫、岁月静好。今日江山新,吾辈当自强。我们让抗战家书的理想信仰火种植入心灵,融入工作,嵌入实践,把本职岗位作为理想信念的舞台,让理想之火熊熊燃烧,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最大的贡献。
  


………………………………………………………………………………………………………………………………………………………………………


 
  (作者系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县委宣传部干事)
 
(责任编校 葛金歌)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联系电话:0398-2529666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