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文化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刘辉艳编辑时间:2025-08-28 10:17浏览次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文化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刘辉艳
文化关乎立世兴邦,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观点和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文化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与发展脉络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同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抓根本、谋长远、立基础,将文化作为治国理政重要资源,厚植发展底气、坚定道路自信、增强创新活力。应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以文化作为沟通桥梁,为世界和平发展、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锚定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目标,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以文化激发奋进力量,增强历史自信、激发历史主动,进一步夯实上下同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有力回答了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根本性问题。
(二)理论渊源
习近平文化思想通古今之变,深深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同时又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来认识文明赓续、文化发展,以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民族根和魂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文明史一气贯通,将数千年历史孕育的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理想汇于当下、集于一体,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成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坚信中华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传承和弘扬好这些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作者系中共清丰县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校 黄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