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刊第3期(14)

作者:三门峡市委党校编辑时间:2019-05-29 15:15浏览次数: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在继续强调四化建设仍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的同时,首次把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之中。1982年十二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开始把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特征。
  十三大正是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富强、民主、文明”这样的概念,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宏伟目标,从而正式取代了过去一直使用过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法。
  1991年,江泽民在全面总结建党70年来中国现代化追求与探索的历程时,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这样三个概念,对“富强、民主、文明”的基本目标作了进一步阐释。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五大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问题,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而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直接挂起钩来,把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追求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解为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政治建设方面的目标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
  (三)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维,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过去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将“和谐”一词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这就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拓展为“五位一体”。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所谓全面就是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汇就是五个规定,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富强是指经济强盛;民主是指政治进步;文明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谐是指国家、社会、人民团结一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是指生态建设,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宜居。这里,一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 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趋完美。 二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正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相契合,说明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更清晰、更全面,也更能激发人们去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字之差,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改革之初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如今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日益完善,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新表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内涵的探索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新两步走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令人憧憬的奋斗目标,也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新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9年12月,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邓小平讲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共十二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设计,首次把“翻两番”、“实现小康”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战略目标提出来。自1984年以后,邓小平开始把目光投放到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和目标设计上,提出在实现“小康”以后,还要花30到50年时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1987年,邓小平规划出了一个清晰的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蓝图。十三大确认了他的这一战略设想,指出通过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本世纪初,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作出新的安排。十九大提出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后,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对未来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战略,十九大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规划,即用两个1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