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刊第3期(28)

作者:三门峡市委党校编辑时间:2019-05-29 15:15浏览次数:


  (二)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23个百分点快速提高,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亿,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也达到51.71%。在赞叹快速城镇化的巨大成就中,不可回避的城镇化进程中碰到大量的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难题,比如大城市人口过度集聚,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症状”。同时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抛荒严重的问题,好多农村成为了“空心村”,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年轻人的力量。加快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特色小镇对解决这些难题有独特优势,既可以疏解大城市病,又可以实现人们的就近城镇化,解决农村的空心化问题。
  (三)加快培育特色小镇是促进“双创“工作的需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兴起,无论精英还是草根,都可以投身创业创新。现在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5万户,充分释放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与传统工业园区或大城市的CBD相比,这些立足于创业创新的特色小镇成本低廉、配套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强,对于创业者来说,特色小镇可以为现代创业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创业需求供给,不失为理想的选择。目前浙江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为代表的创业创新小镇已经成为创业孵化的土壤,创业者追梦造梦的首选地。河南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也特别注重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平台。位于新郑的中原创客特色小镇定位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着力打造大郑州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引擎、双创人才聚集智慧高地、中原文化时尚会客厅、生态宜居幸福小镇。为全国各地创客提供的双创平台,一个创客只要带着一个好项目过来,可以在创客小镇上得到多项优惠政策,免三年房租,住宿的公寓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只需交100元,其中还有一个最大吸引力就是“拎包入住”公司。创客小镇为创客双创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社群服务、生活服务、会务服务等所有的服务在这里全办齐。颐高三门峡互联网小镇也是一个双创的载体,以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创客加入,从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来推动实体经济向新商业转型,激活新消费,推动当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三门峡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四)加快培育特色小镇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需要
  我们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除已经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外,很多镇的历史文化,包括它的文化遗产还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更谈不上修复、利用。特色小镇启动以后,很多特色小镇可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来申报特色,这就促进了对全国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保护。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除了以发展一个或多个特色产业为根基,更不能缺少文化的灵魂,这种灵魂可以通过深挖当地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产等,与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这与当代我国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不谋而合。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小镇对促进更多的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有极强的作用。比如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留芳青史,声播海外。函谷关镇就是凭借“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独一无二的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全力开发建设《道德经》产业系列集群,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是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先后走出了两任国家主席、4位副国级领导、6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多位将军,有200多位同志成长为地、市、师级以上领导干部。同时竹沟镇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提起老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穷,今日竹沟早已走出老区即穷区的窘境,依据本地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形成了农业稳镇、旅游强镇、文化活镇、特色兴镇的产业发展格局,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使当地的老百姓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二、国内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借鉴
  河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与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有着不小的差距。一些地区在特色小镇建设上,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而避免少走弯路,朝着正确的目标、沿着科学路径发展。
  2016年以来,中央多个部委和全国各省市都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住建部公布的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活跃为特色小镇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浙江23个,山东22个,江苏22个,广东20个,这四个地方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产业发达。由于产业发达,小镇才多。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四川有20个特色小镇,贵州15个,云南13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一)浙江的特色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是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破解了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出特而强、聚而合、静而美、活而新四个方面的特色,从产业发展方面,将资金投入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从地方文化发展方面,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培育地方文化,嵌入旅游功能,每个特色小镇打造3A级景区,旅游特色小镇打造5A景区。从规划特色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建设规划。比如余杭梦想小镇肩负着“打造世界级互联网创业高地”使命,聚集了53个孵化平台。云栖小镇,打造的是一个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是一个云计算产业生态聚集地。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主攻私募基金。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建设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就依托梦想小镇、紫金众创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未来将形成200多平方公里的集聚30万创新创业人才、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新城和杭州都市区发展新增长极。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