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刊第3期(19)

作者:三门峡市委党校编辑时间:2019-05-29 15:15浏览次数:


  (三)用好工作载体,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一是抓好村组织换届纪律的监督检查。严格侯选人的廉政审查,坚决将不符合条件的侯选人拒之门外,确保新当选的干部都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2018年,39人在村组织换届期间取消参选资格。二是抓好重复信访举报突出问题集中治理。共排查重复举报问题线索15件,已结案7件,上报待结案6件,正在办理2件(张湾乡雷湾村案件、张湾乡关沟村案件)。三是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共收到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线索77条,办结46条,菜园乡过村赵新仓等恶势力犯罪集团被查处,党纪政务处分“保护伞”6人。四是抓好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28个,处理4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4人,组织处理13人,通报曝光6期。2018年,村组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被清退的共33人。五是抓好农村基层以案促改工作。各乡镇各单位围绕闫吉昌、水晓峰典型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70余场次,并组织各乡镇领导、全区财政系统人员124人,旁听了市中院对闫吉昌案件的庭审;围绕人马寨村窝案,在西张村镇召开了村组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做的质效”的问题
一是创新乡镇干部驻村机制。成立驻村工作办公室,每周安排乡镇干部入驻村级接访点,主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提升信访工作质效。截至目前,乡镇党员干部累计驻村1042次3272人,解决群众政策咨询769起,现场解决群众问题146起,受理群众举报事项144起,其中已解决107起。二是创新入村巡察机制。把问题排查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前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由乡镇党委成立巡察组,采取专项督查、定点督查、回访督查等方式,对各行政村开展巡察监督,对巡察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三是创新微权公开机制。结合村组干部岗位职责系统列出“微权清单”,把清单细化为重大决策类、日常管理类、便民服务类共49项的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目录,以村务公开明白纸、公开栏、阳光基层廉政网的“一纸一栏一网”为载体进行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同时,大力倡导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的公示公开,确保群众看得明白。例如,张湾乡某村干部在村级事务中,未严格按照“4+2”工作法开展工作,并超出该村微权公开制度及规定金额,该村驻村干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与村监委主任对该名村干部进行谈话提醒,及时纠正错误。四是创新村组干部廉洁从业绩效考核机制。结合年终考核,对村组干部廉洁从业情况进行专项考核,村组干部发生违纪违规行为,按照处理情形,扣除30%至100%不等的绩效奖金;村组干部没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给予一定数额奖励,激励行使公权力的村组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村组干部廉政档案2033份,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辖区村组干部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进行考核。其中,优秀等次发放考核总金额193.9万元,良好等次发放考核总金额196.4万元,一般等次发放考核总金额94万元,扣除考核金人数87人,扣除考核总金额10.5万元。
  三、工作成效
  陕州区“强廉固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各项取得了一定成效。干部廉洁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干部不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而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树立风险意识,防范于未然。2018年11月16日,菜园乡某村一名组长主动到村委上交组下荒坡承包款4.3万元,同日与会计一起将承包款上交乡财政所乡村财务管理中心账户,并承认了自己在财务政策执行和廉洁履职认识上的错误。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和廉政绩效考核机制的实行,有效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彻底改变了往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懒散软”状态,干部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改进。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不但集中有效解决了群众的诉求,而且化解了干群矛盾,还干部以清白,给群众以明白,让农村干部群众和各项工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8年12月,张湾乡开展的针对村组干部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村组干部履职的满意度占比超过95%。推动了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气神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整治等各项工作中,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推动了各项政策的执行落实。
  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要推进“强廉固基”各项举措落实,做到有为有效,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综合施治。“强廉固基”工作开展以来,区纪委始终争取区委支持,在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区委部署要求开展工作,并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12月7日,区委书记骆玉峰就区纪委《关于“强廉固基”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作出批示:区纪委创新实施“强廉固基”工程,探索推进廉洁乡村建设,紧贴实际、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并鼓励进一步总结提高,把“强廉固基”工程与党建“固本”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建立完善乡村监督和治理体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强廉固基”工程,提供了指导意见。
  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开展“强廉固基”工作,必须立足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对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既抓面上的工作,也抓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既注重解决新发现的问题,也要防止老问题反弹反复。对陕州区来说,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信访突出问题,因此,开展“强廉固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奔着信访问题去,对症下药。并以解决信访问题为突破口,挈领整个基层党风政风的改善。
  三是必须坚持分类推进,逐项推进。开展“强廉固基”工作,我们始终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不要“一刀切”,不搞“一窝蜂”,先试点乡,后试点村,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在重信重访问题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实际,分类研究,分类施治,从具体人、具体事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确保问题不留后遗症。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