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刊第3期(31)

作者:三门峡市委党校编辑时间:2019-05-29 15:15浏览次数:


  二、我市智慧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一)三门峡旅游业发展概况
  三门峡是河南旅游的西部门户,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区27家(其中4A级14家),旅游星级饭店16家,旅行社4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4万人。2018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3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1.9亿元,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三门峡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自驾游、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方式规模的扩大,全市不断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为旅游服务、吸引更多游客来峡旅游观光,在旅游公共服务、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市智慧旅游工作取得的成绩
  第一,推进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建设。目前,我市正在持续加快建设12301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景区监测指挥平台,于2018年底上线的“线上三门峡”全面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资讯和便民服务内容,APP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的手机用户均可使用,已初步实现了智慧旅游服务功能。
  第二,加强旅游大数据应用。2018年我市举办“三门峡旅游醉美食、旅游伴手礼上线仪式”,原市旅发委和河南移动三门峡分公司签订了《旅游大数据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合作为三门峡旅游部门提供了多平台开发服务,强化了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旅游行业管理效率和产业服务水平。
  第三,指导我市智慧景区加快发展。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陕州地坑院、虢国博物馆、豫西大峡谷等多家景区都已具备了无线网络、监控中心、智能照明、智能票务、智能门禁、智能停车管理、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等服务能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系统。线上购票、扫码入园、语音导览、微信摇一摇,通过这些便捷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改变,为游客带来从入园前到出园后的全流程智慧体验。其中天鹅湖景区实现了“一秒入园”、3D展示和智能骑行;卢氏豫西大峡谷旅游开发公司旗下豫西大峡谷景区、豫西百草园景区和汤河裸浴温泉度假区在我市已率先实现“无现金景区”;陕州地坑院景区在2016中国“互联网+”峰会上荣获中国最具成长力景区奖项,被誉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是“互联网+”民俗文化的成功结合。
  第四,落实省、市智慧项目工作任务。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全市旅游行业在三门峡智慧城市建设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自我维护;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均达到河南省智慧旅游“华游项目”相关任务要求,全市46家旅游企业完成了基础数据、标准地图上报;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游览区域已经实现WIFI或4G网络系统全覆盖;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参与网络营销,强化与携程、同程、途牛、驴妈妈、马蜂窝等知名电商(OTA)合作,全市旅游企业在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上线率到达100%。
  第五,做好旅游官方自媒体提档升级。我市旅游部门为有效整合旅游公共信息资源,扩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先后建成开通了三门峡旅游官方网站、白天鹅旅游网、手机旅游官网、旅游官方微信、旅游官方微博、三门峡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三网两微一平台”智慧旅游网络体系,方便旅游信息发布及旅游者利用网络查询相关旅游信息,有效开展线上和线下营销互动。2018年,新改版的三门峡旅游网首页整合新增了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游线路、农家乐示范点、旅游商品、旅游美食、线路通达等资讯信息,网页版面设计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为游客提供最快捷、最全面的信息服务。更新完善的360全景漫游系统把主要景区和酒店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搬”到了游客面前,给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获得了访客较高的点击率。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智慧旅游是一项关系到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旅游产业提升的庞大工程,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构成和重要展现,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把智慧旅游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一并设计开发、管理运营。当前,我市智慧旅游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几个方面问题,主要有:一是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二是智慧旅游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整体推进速度迟缓;三是各县(市、区)及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四是信息化人才短缺。特别是由于受资金、机构、人员的制约,旅游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安全保障、旅游电子商务等均处于基础阶段。
  三、我市智慧旅游发展方向
  发展智慧旅游既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形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全方位对接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服务设施,是衡量当地旅游公共服务和信息化服务的一项重要指标。完善的智慧旅游体系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为来峡游客提供便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也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可以有效提升三门峡城市形象。
  (一)总体思路
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创新发展模式,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与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高成长性服务业转变,努力提升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以及其它从事旅游服务企业的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效拉动旅游消费,推动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方针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要以旅游公共管理服务部门、游客、旅游企业、城市居民四大应用主体的需求为中心,应用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技术来解决城市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满足各应用主体的新需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 
  (三)建设原则
发展智慧旅游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应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协同创新、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按照可用、便利、经济的智慧化服务要求,科学、智能、高效的智慧化管理要求,定位、定向、精准的智慧化营销要求,加强顶层规划和项目设计,建立完善的智慧旅游建设体系。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三门峡行政学院版权所有
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西圆通西路北 邮编:472511
豫ICP备14010148号-1